內容連載
頁數 1/6
第一章 你的孩子思考力怎麼樣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聰明伶俐。孩子是否聰明一方面與智商有關,但還有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思考力。對此有不少家長並不清楚,他們經常抱怨孩子不願意思考,說孩子笨,甚至懷疑孩子的智商有問題。其實他們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瞭解孩子的思考力。
鏡頭一:「你好好想想,為什麼不想就放棄呢?」
8歲的祝成有個壞毛病,在生活中或在學習中遇到難題,就會產生嚴重的畏難情緒,想都不想就輕易放棄。有一天早上,吃完早飯後,媽媽準備送他去學校。媽媽要收拾一下東西,就叫祝成先下樓把自行車鎖打開。車鎖孔是「十字」形的,如果鑰匙沒對準是插不進去的。
等媽媽下樓時,發現祝成站在那裏,車鎖沒有打開。媽媽說:「你要多動腦筋,才能把車鎖打開。」祝成卻說:「太難了,動腦筋也沒用啊!」聽了這話,媽媽失望極了。
在學習中,祝成也有不愛思考的毛病,遇到了一個有點難度的數學題,他就來問爸爸。爸爸說:「你多想想,這個題目不難。」他卻說:「我不會想,想也想不出來,還是你告訴我怎麼做吧!」
「你想想啊,為什麼不想就說不會呢?」很多次爸爸媽媽都這樣大聲地告訴祝成。「要多思考,不思考就放棄是不行的。」但祝成並沒有意識到思考的重要性。
生活中,有些孩子不愛思考,遇到困難就退縮是有原因的。比如,父母過分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孩子為了考得好成績,就養成死記硬背的習慣,而沒有樹立思考的意識。父母過分包辦,在生活中喜歡幫孩子解決問題,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的機會,沒有接受鍛鍊的習慣。父母對孩子批評、斥責太多,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比如有些父母經常說孩子「笨」「沒用」,孩子在這種消極的暗示下變得自暴自棄,遇到問題也不願意去思考。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會人思考,教會人生活。教育孩子除了讓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學會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思考,學會獨立生活。因為思考是「漁」,知識是「魚」,只有掌握了「漁」,孩子將來才能擁有更多的「魚」。正如愛因斯坦說的那樣,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可以擴展到無限的空間。
共
6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