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釣魚臺是誰的:釣魚臺的歷史與法理

釣魚臺是誰的:釣魚臺的歷史與法理

  • 作者:黎蝸藤
  • 出版日期:2014/08/25
內容連載 頁數 1/8
日本在一八九五年正式把釣魚臺編入日本的領土之中。正如序言中所提出的:如何在國際法上界定這個佔領的性質是關於釣魚臺主權問題的關鍵之一。因此在這一章,我將從歷史的角度對日本佔領釣魚臺的過程仔細地進行分析。日本和釣魚臺的淵源很大程度上源於琉球,在日本兼併了琉球之後,日本才開始產生對釣魚臺的主權意圖,進而才經過十年的考察與等待後兼併了釣魚臺。因此,要理清日本與釣魚臺的關係,還必須從琉球和釣魚臺的關係說起。

三‧一 十九世紀前琉球人對釣魚臺之認識

與中國人一樣,來往於中國和琉球水道之間的琉球人也很早知道了釣魚臺。由於明朝和清朝限制民間海外貿易,琉球和中國的貿易大多是以「進貢」的形式進行,即琉球派出船隻向中國進貢,而中國則回賜價值相當甚至更多的貨物,另外琉球亦趁此機會向中國出口和從從中國入口其他貨物。這種進貢貿易只由琉球方面進行。而中國到琉球都是通過冊封使進行。因此,琉球在歷史上向中國派遣船隻多,而中國向琉球派遣船隻少。據日本人的統計,從明代到清代,琉球到中國方面的進貢船達到二四一次,而中國方面的冊封船只有二三次 【172】。可見,琉球人對中琉水路之熟悉,至少並不在中國人之下。從一系列中國使者的記載來看,琉球人顯然對釣魚臺非常熟悉。比如前章已經提過在明朝陳侃出使琉球時,因為中國人不熟悉水道,還必須依靠琉球人帶路才能出發前往。在清朝,琉球派出接引大夫伴隨冊封使到琉球,這些接引大夫可能既有禮儀性的因素,又有引路的作用。這些記錄正印證琉球人對中琉水路非常熟悉的論點。

儘管很多明代的中國史料都認為姑米島是琉球的界山,而這一點也為清代的史料所重複。我在此提出兩個例外,而它們在第一部分中也都被提過: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