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4
在小QQ滿兩歲半這天,我們決定讓她去英國的幼兒園 (Nursery) 上學。主要原因是這可能是我們一家三口在英國的最後一年了,想趁著還在國外的機會,讓她接觸全英文的環境,和來自世界各國的孩子們相處、交朋友,這些都是回到台灣之後無法體驗到的經驗。
上課時間彈性
英國的幼兒教育和台灣有許多不同之處。英國的幼兒教育和台灣有許多不同之處。在英國,孩子四歲就進學前班 (Reception) 就讀、五歲正式進入小學。從三歲開始,英國政府會免費補貼每年三十八週、每週十五小時的幼兒園學費(部分私立幼兒園不適用),家長只需繳交少許點心或是雜項費用;如需要更多托育時數的話,就再多付費用。
至於三歲以下的孩童若要進入幼兒園,不管是公立還是私立都要自費。而公立幼兒園雖然便宜,但是假期非常多,像是英國的Bank Holiday或是學校的Half Term,都會跟著放假,每天能托育的時數也較短;私立幼兒園則很多幾乎都全年無休,只有週休二日跟聖誕假期,每天也開放將近十一小時的托育時數。
從老師跟學生的比例來看,在英格蘭地區,三到五歲的師生比是1比8,意即一個老師照顧八個學生,三歲以下則是1比4。
此外,英國幼兒園的上學時間是很彈性的,可以自由選擇上午班、下午班或是一週上幾天等。這樣彈性的安排,主要是因為英國當地提供許多兼職 (part-time) 工作,讓英國婦女在外出工作的同時,還是有時間可以自己帶孩子,而不會剝奪她們教育孩子的權利。對我們這種全職媽媽來說,由於時間彈性,送孩子去上學比較不會捨不得,孩子也可以慢慢適應上學的生活。
英國的幼兒園並沒有固定的授課時間表,比如說早上十點要上什麼課、下午兩點要做什麼之類的,更不會要求幾歲以前,一定要教會孩子什麼。這裡的幼兒園強調「從玩樂中學習」,比較偏向為孩子設立「學習角落區」,比如說一區是美術角落、一區是畫畫角落、另一區是閱讀角落等,讓小朋友能夠在自己喜歡的角落中探索與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