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7
丹尼斯.勒翰 vs. 麥可.康納利
紙上談兵一切都很順利,在短篇故事中把派崔克.肯錫和哈瑞.鮑許湊在一起,看來是個很酷的構想。但丹尼斯.勒翰和麥可.康納利很快就發現說得比做得容易,因為這兩個角色都深深根植於他們居住的城市和他們的工作中。雖然他們只是虛構人物,但兩位作者都致力不讓筆下的人物脫離現實。簡而言之,哈瑞.鮑許和派崔克.肯錫這兩個人物是栩栩如生還是虛假無力,端視讀者對他們的認同程度,這點不容許任何短篇故事破壞,無論最初的構想酷不酷。
所以這兩個經典人物要如何湊在一起呢?
更重要的是,誰要去找誰?
是鮑許要去派崔克所在的波士頓,還是派崔克要去洛杉磯?
似乎打從一開始,鮑許前往美國東部就是很自然的安排。在最近的鮑許系列中,他加入了洛杉磯警局的懸案小組,因此旅行是免不了的,而通常凶手想要逍遙法外,搬到別的城市也是逃脫的一種方式。既然鮑許經常出差辦案,就決定由他前往波士頓,並在辦案過程中遇上派崔克。
於是麥可開始構思在洛杉磯發生的故事,建構一起多年前發生的命案,由鮑許重新偵辦。他打算前往波士頓追查並跟蹤嫌犯,從嫌犯喝過的咖啡杯或抽過的菸屁股上偷偷採集DNA樣本。他抵達波士頓之後,正巧進入派崔克的雷達範圍,當時派崔克正因別的緣故也在查案。
麥可寫了六頁之後,又寫了一些故事發展的可能性和角度,用電子郵件寄給丹尼斯,建議他再寫六頁左右,就可以把故事結束。這個做法快又簡單,幾天後他們就可以回到各自的工作上。
於是麥可等著丹尼斯回信。
一等等了好幾天。
好幾天變成好幾週。
最後麥可又寫了封電子郵件,佯稱說他的網路有點問題,不知道丹尼斯有沒有收到他寄去的故事。最後丹尼斯回信了,還附上完整的小說,他加上了二十多頁,把簡單的情節衍生為複雜又幽默的故事。
接下來就為您送上第一則「對決」。
紅眼航班
二○○五年
哈瑞.鮑許平常盡量避免通過隧道,但是離開洛根國際機場的路上不可避免地一定會通過,不是經過泰德威廉斯隧道,就是薩姆納隧道。租賃轎車的衛星導航器選擇了泰德威廉斯隧道,於是鮑許駕車駛入波士頓港的地底深處。車子開到隧道底部之後,車陣就塞住不動,這時鮑許才發覺自己搭乘深夜至凌晨飛行的紅眼航班,從洛杉磯飛來波士頓,正好一頭栽進早晨的尖峰車潮中。
共
7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