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綠建築」在日本稱為「環境共生建築」,歐洲國家則稱之為「生態建築(Ecological Building)」、「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在北美國家則稱之為「綠建築(Green Building)」。由於「綠色」的用語在國際間已成為地球環保的代名詞,許多「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綠色照明」已成為民眾朗朗上口的時髦用語,因此在美洲、澳洲、東亞國家,大多遂援用「綠建築」作為生態、環保、永續、環境共生之建築的通稱。
 
本章首先由地球環境危機觀點談論建築產業對環境破壞的現象,並介紹國際間與臺灣綠建築發展運動的經緯,進而揭露國際綠建築評估系統的發展盛況以及臺灣綠建築政策的輝煌成就。然而,本章也提出目前國際間有些綠建築政策過份商業化的危機,有些綠建築評估系統讓「綠色商機」反客為主,凌駕於「地球環保」之上,可能變成綠建築政策的「隱憂」。本章尤其強調健康的綠建築與綠色消費之觀念,呼籲綠建築評估工具應重視源頭減量、自然設計的原則,要大眾認知綠建築絕非更貴的建築,「高科技」亦非拯救地球的萬靈丹之事實。本章最後更介紹歐美能源證書制度與建築碳足跡評估的最新動向,值為臺灣綠建築政策發展的借鏡。
 
第一節 建築產業對環境的破壞
 
(一) 建築產業破壞山林
 
建築產業對環境的破壞是超乎常人所能想像的。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估計(2006),全球的建築相關產業消耗了地球能源的50%、水資源的50%、原材料的40%、農地損失的80%,同時產生了50%的空氣污染,42%的溫室氣體、50%的水污染、48%的固體廢棄物、50%的氟氯化合物,顯然建築產業是造成地球環境危機的主角之一。
 
建築環保尤其在經濟發展的亞洲國家有特別的意義,例如,新加坡為實施自2004年至2015年的海岸開發工程,每年需從印尼進口3.21億至3.37億立方米的海沙,但此舉卻導致印尼的Nipah島消失。印尼海洋與漁業部長Freddy Numberi說:「自2004年至今運到新加坡的海沙價值達1.256兆盾,若我們讓海沙出口活動繼續發展,我國於2015年將蒙受的損失達2.9兆盾。」(印尼《商報》,2007.2.28)。由於天災和環境破壞,印尼1萬7500多個島嶼中,已有24個消失。科學家甚至預言,如果政府當局無法洞燭機先,並採取防範措施,在2030年之前,印尼可能至少會喪失2000個島嶼。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