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9
第一講
讓太陽花開遍每個角落──我看台灣、香港、澳門及中國的「新公民運動」
公民抗命的精神就是:我們知道有不公義,我們願意為了指出這個不公義付出個人的代價。
──戴耀廷
今天,台灣、香港、澳門和中國兩岸四地,都走到一個歷史的十字路口。
就全球範圍內看,繼席捲阿拉伯國家的「茉莉花革命」之後,「民主化第四波」狂飆突進,烏克蘭、土耳其、委內瑞拉等國的民主運動後浪推前浪。
就華人世界而言,台灣、香港、澳門和中國雖處於不同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架構之下,須處理各自的焦點議題,但民主憲政仍是四地民眾共同追求的目標。光明對黑暗的照射,既讓某些人恐懼萬分、萬般詛咒,亦讓另一些人熱血沸騰、躍躍欲試。
舊勢力即將堤決魚爛,卻又如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新勢力正在蓄勢待發,卻又如新發于硎、尚不足以斷金。雙方的對壘還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為贏得最後的勝利還必須付出巨大的、甚至慘痛的代價。
過去十多年裡,我是中國民主運動的親身參與者和觀察者:我上千萬字的政治文化評論,衝擊了一代青年人被束縛的思想觀念;我與劉曉波一起推動獨立中文筆會的發展,以此作為保衛言論自由的平台;我與妻子以及一批弟兄姊妹一起創建了北京方舟教會,並展開一系列爭取宗教信仰自由的活動。由此,我在中共當局眼裡是「雙重的危險分子」。
我不是大陸型的知識分子,而是海洋型的知識分子。我不僅參與中國本土的民主運動,也對台灣、香港、澳門以及海外華人社會的政治文化生態有近距離的觀察和思考。在過去的這些年裡,我更有機會十多次訪問香港,四度訪問台灣,如今身居美國華府,又有了一個獨特的觀察和分析台、港、澳、中四地的有利位置。
台灣:威權回潮,太陽花開
二○一四年春,台灣發生了太陽花學運。這場學運不僅對台灣的政治社會生態造成巨大的衝擊,也影響到香港、澳門和中國的新一輪公民運動。
二○○八年、二○○九年以及二○一三年初,我三度訪問台灣,感覺台灣社會風平浪靜,波瀾不驚。雖有兩黨爭鬥、族群對立,但打架都是在立法院裡面,辱罵都是在電視裡的名嘴之間,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寧靜而溫馨。
共
9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