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2/3
這時,小男孩才想起媽媽說的「爸爸最清楚情況,他是為了你好……」這句話,才意識到因為爸爸的神通廣大,自己的小命才被保住了,當下對父親多了一分敬意。
這個故事中沒有太多強烈的說教色彩,但篇章裡的人物和價值觀都折射出非常傳統的家長式管理的思想——掌控權力的父親自始至終沒有向小男孩解釋不讓他外出的理由,而賢慧的媽媽也只是不斷地在一旁勸孩子聽爸爸的話。
故事裡的爸爸就像神人似的,最了解外頭的危險情況,而這也成了限制小男孩外出的理由。
我們的領導者李光耀不就像是課文中神人父親的形象嗎?
他非常有威嚴,也最清楚外面世界的情況。對於這種父親形象,大家是又怕又敬。但是眼看大家的日子逐漸好轉,我們知道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
15. 快要死了還怕被罰
(躲在電腦螢幕前的膽小新加坡人,又有多少個願意挺身當砸窗英雄呢?)
我們害怕做錯事,也害怕自己偏離正軌,害怕成為引人關注的英雄,甚至死到臨頭我們害怕的不是自己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而是擔心接到執法當局發出的罰款通知。
二○一一年底SMRT地鐵主要的南北線系統在下班繁忙時間發生嚴重故障,中斷了五個小時。這是新加坡有史以來的地鐵大癱瘓事故,造成一些地鐵列車被卡在隧道內動彈不得。由於故障發生時正好是下班尖峰期,因此當時每趟列車都載著滿滿的乘客。
故障發生後,數以千計的乘客被困在列車中超過一個小時,電流中斷,車廂內空氣流通非常不暢。不過多數乘客都還相當鎮定地等待列車服務恢復。然而等了許久,仍不見列車行駛,大家依然被卡在令人窒息的車廂裡。
被困在黑暗又悶熱的車廂時間久了,氣氛有些緊張,一些乘客也開始感到身體不適。遇到同樣情形,在其他國家可能已經出現騷動或者有不滿的乘客開始搗毀車廂洩憤,但在這裡,大家卻是乖乖耐心等待。
就在這時,在其中一截車廂中,一名男子發現有人呼吸困難,妻子也感到不適,於是想要打開車門讓車廂通風。後來他在黑暗中摸到了一支滅火器,在沒有人反對的情況下,他用力砸破玻璃窗。霎時,車廂內空氣流通許多。
車廂內的一名乘客用手機拍下了滿地的玻璃碎片,並把照片傳給友人。照片隨即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開,大家紛紛對砸窗男子的身分感到好奇,甚至將他視為英雄。
共
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