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第肆章 論《三世人》的台灣史觀、台北城與敘事裂縫
 
第一節 時間的癥狀:《三世人》中歷史殿堂的再建
 
一、歷史意識的調查:台灣史觀的「認同」演變
 
施叔青在2003年出版了台灣三部曲的首篇《行過洛津》,小說以洛津鄉土風情為經緯,2008年完成了敘述日治時期台灣東部移民村歷史的《風前塵埃》,終於在2010年完成了第三部曲《三世人》,文本則以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的台灣時空背景下的男女身影進行概括式的掃描,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之文學地圖於焉完成。
 
作為從六○年代時期以現代主義派創作者之姿進入文壇之女作家,施叔青每有新作,其小說便因蘊含豐沛的想像力與藝術性而引發廣大討論,而「台灣三部曲」的系列歷史小說更受學者們所矚目。若探究小說家對於鄉土、歷史的興趣,可以回溯到小說家從「現代主義」起步的文學歷程。根據劉依潔的分類爬梳施叔青的文學歷程,在「鹿港時期」中小說家便開始具備濃厚的鄉土氣味,其小說生涯自鹿城伊始,十七歲以描寫鹿港幽閉鄉土的〈壁虎〉躍登台灣文壇,之後作品大多以鹿港小鎮風情為書寫主體,並且擅長將現代主義式的心理分析術融入小說創作,「鹿港作品時期」展現出故鄉文化的幽微以及女性潛意識中的特異世界。白先勇評論施叔青早期作品〈約伯的末裔〉時認為:「施叔青的小說世界,是透過她自己特有的折射鏡所投射出來的一個扭曲、怪異、夢魘似的世界。」在青春洋溢的「文學少女」眼中怪異而夢魘的古城鹿港,是經過現代主義的心理所剖析的原鄉,更是一種「詭異的鄉土符碼,透露的卻更可能是面對現代化、可望透過西化真正進入『現代』的台灣對傳統『鄉土』生活情境的複雜情緒。」施叔青的創作風格扣合當時的文藝生態,自從五○年代開始,西方存在主義等哲學新思潮經由《文學雜誌》相關文藝雜誌翻譯引介,進入台灣文藝者閱讀眼界,形成流行趨勢。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