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2
最好的選擇 ≠最有利的抉擇
 
關於蘇格拉底,流傳著這樣一樁佚事:
 
有一回,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前來求教,如何才能找到理想的終身伴侶。蘇格拉底沒有回答,卻領他們到麥田去,吩咐他們從這邊走到那邊,只許前進,只許走一次,挑一支最飽滿的麥穗帶回來。三個弟子以為這是老師給他們的考驗,心想,誰能摘到最飽滿的麥穗,誰就能得到老師智慧的解答吧。
 
第一個弟子向前走了幾步,看見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麥穗。他很高興,將這支麥穗摘了下來,繼續前進。但這時,他卻發現眼前有許多比他摘的那支還要飽滿的麥穗,無奈之下,他只得遺憾的走完全程。
 
第二個弟子慶幸自己排在第二位,能夠吸取前人的教訓,於是他小心翼翼的出發了。走在田埂上時,他不斷提醒自己,後面還有更好的麥穗,就這麼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中,終點已經到了,他錯過了所有機會。
 
第三個弟子記取了前面兩個的教訓,當下心裡擬定了因應的策略。當他走完全程三分之一時,他即經由觀察,將麥穗分為大、中、小三類;接著再走上三分之一,他即驗證剛才的觀察結果是否正確;走到最後三分之一路程時,他選擇了大類中一支最飽滿的麥穗。雖然這支麥穗不一定最大最美的一支,但他走完全程,卻感到很滿意,了無遺憾。
 
到底蘇格拉底要用這個摘麥穗的事,跟弟子開示些什麼,已不可考,不過對於我們來說,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滿意就好的抉擇,可能比最好的抉擇,來得更有效益。這項原則,為成功學中最為艱澀的抉擇問題,提供了一項有效的解決方案。
 
後來美國經濟學暨社會學家,一九七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特 ‧賽門(Herbert Alexander Simon, 1916~2001),就充份證明了這項原則的合理性。
 
在經濟學領域,長久以來,將人類的經濟活動假設為一種絕對理性的活動,完全以理性為指導。比方做生意的人,就不可能像蘇格拉底的第一位弟子一樣,跟著自己的感覺摘麥穗,而不去評估相關事務。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