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敲敲打打治胃病
 
「據健保局統計,臺灣每年消耗胃藥超過二十億顆,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一百顆胃藥! 」看見這個新聞,徐小姐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自己正是這龐大的「胃藥族」一員,她和同事經常開玩笑說,胃藥、錄音筆和相機是記者的「三寶」。
 
突發的採訪,臨時決定的出差,還有發稿前的熬夜,這些工作漸漸摧毀了徐小姐的胃。
 
「若是想要完全養好胃,恐怕要等到退休才行了。」徐小姐看看自己包包裡總是隨身攜帶的胃藥,無奈地搖了搖頭。
 
「如果你也是『胃藥族』的一員,不妨讓我給你開個新的處方吧! 」
「不用了。」徐小姐聽聞當即搖了搖頭:「我吃的胃藥已經夠多了,我可不想年紀輕輕就變成藥罐子。」
 
放心,這個處方不需要妳再多吃任何藥,也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
 
「胃藥族」的治病良方處方箋
 
病情及診斷:
 
長期生活、飲食不規律引發的胃腸疾病
治療方式:從上到下依次敲打胃經,配合按摩中脘穴、手三里穴、足三里穴。
治療時間:清晨七到九點。
治療時長:五分鐘。
治療頻率:一日一次。
 
胃經:胃經是從頭部到腳部的一條經絡,敲打時從頭部兩側開始,沿著臉部、頸部正面、胸部、腹部、大腿正面、小腿正面依次向下。
 
中脘穴:位於人體腹部肚臍和胸部下方連線的中點位置,可治療胃脹、胃痛、噁心、嘔吐等胃部疾病。
 
手三里穴:位於手臂外側,手肘橫紋往下三指的位置,對於因胃寒而引起的腹痛有良效。
 
足三里穴:位於膝眼(即膝蓋外側的凹陷處)向下四指的位置,它是最常用的胃病穴,對各種胃腸疾病都有治療作用。
 
具體操作方法:雙手輕輕握拳,沿著胃經從頭部開始依次向下輕輕敲打,到胸部往下時可適當加大敲打的力度,每日從上到下敲打一到三次。敲打後用指腹按摩中脘穴、手三里穴、足三里穴,每個穴位按揉一分鐘。尋找穴位時,參照穴位所在的位置,用指腹在周圍按揉,感到痠麻的點就是穴位的所在;如果找不到穴位,可以用手掌掌根在穴位附近大範圍按揉,也可發揮出治療的效果。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