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4
別總是窩在自己的小天地

大學時期是你敏感度最高的時候,
這個時候,我們要弄清楚自己如何擴展知識面,
如何擴展自己的圈子,如何獲得更加多元化的資源。
你獲得社會關係的類型越多,意味著你應付社會風險的能力就越強。

一個人如果總是待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就會慢慢自我腐化。好比你整天宅在家跟電腦待在一起,當然會增進家庭關係和電腦能力,但問題是你的拓展能力和意志,就不知不覺中被腐蝕掉了。假如你到了二十八歲,依然像八歲那樣依偎在媽媽的懷抱,你慢慢就會失去社交能力,離社會越來越遠。

獲得良師益友的途徑,與我們的活動範圍有關。你的活動範圍越大,獲得社會關係的類型也會越多,意味著你應付社會風險的能力就越強。

在西元二○○七年的時候,我鼓勵五十個科技大學的學生,在暑假到外地打工實習。理由很簡單,只有在適度壓力的情況下、在陌生的環境中,才能鍛鍊自己的拓展能力。你大一實習,建立了同事關係,而且是在臺北;假使大二暑假,你在高雄實習,不管找了什麼樣的工作,在高雄會有一小撮社會關係;到了大三暑假,在臺東找到了一份工作,你又在臺東有了一小撮社會關係……

當你的社會關係得到拓展時,你獲得機會的模式就會被改變,連帶人際結構也會改變,因為每個地方的人,都有不同的特點,所以我建議同學們放假的時候,減少回家和親人團聚的時間,增加到異地進行社會實習的時間。

此外,我們要儘量去發現我們感興趣的社會知識,接近這個圈子,在這個圈子當中接近有相同興趣的人。同學們如果你居住的地方有論壇、有會議,都儘量去參加,去當義工也好,或者當免費的聽眾也好。總而言之,你要加入這個圈子。

除了加入圈子,你還可以試著去組織一些團體。有些同學可能已經被拉進校友會的活動,但是不要侷限於本校的校友會,最好能跨到另一個學校的校園和社會。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