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陳潔斯是錦利集團的設計師,替香蕉共和國、班尼頓和梅西百貨設計服飾。在SL 國際公司工作的羅伊芳,則是為Gap、Esprit 和雷夫羅倫設計,兩人都不到三十歲。

六年前,錦利集團成立自己的設計團隊,SL 集團也在三年前推出自己的團隊,現在兩者都會派設計師到紐約、米蘭、巴黎和舊金山,提供最新穎的點子。換句話說,你看到的不止是想要製衣的工廠業務人員,更是想行銷自己創意點子的設計師。

來自立陶宛的威陶塔斯.拉莫奈提斯是電信專家,他舉了一個好例子,證明在開發中國家,創意十足的電信公司愈來愈多,還有這對電信通訊業造成怎樣的影響。「俄羅斯有間提供營運支援系統(OSS)的公司NetCracker,OSS 正是電信公司IT 系統的核心。我們恰巧也在立陶宛投標一間行動作業公司,所以才曉得這間公司。乍看感覺他們沒有特別之處,提供的服務跟擁有上千名員工和多年經驗的美國巨擘大同小異。他們唯一有的,就是傾聽客戶的能力。」威陶塔斯告訴我,他寫了一份報告給美國辦公室,提醒他們這個新崛起的競爭對手,結果只換來一封毫不在意的電子郵件:「這群俄羅斯人不是對手,看他們的美國辦公室就知道了,這裡只有三個人駐守。」三年後,NetCracker 成為世界第二大OSS 服務供應商,而威陶塔斯工作的美國龍頭公司還得裁掉數千名員工,終止提供OSS,為了讓公司得以繼續營運,他們甚至不得不跟另一家公司合併。根據威陶塔斯的說法,兩間公司現在是齊頭並進。

所以,過去認為開發中國家的勞動人口較便宜,相對也不那麼有創意的「事實」已經不再,愈來愈多跨國公司學到這個慘痛教訓。基地設在已開發國家的跨國公司,若想和開發中國家的本土新公司抗衡,就必須在當地建立自己的研究單位。

十年前,IBM 在中國完全沒有產品開發部門,現在在中國共有一萬名員工,而三成員工的工作內容是產品開發,這群人當中,又有百分之七十五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有次我和一位中國摩托羅拉的人力資源主管共乘電梯,我趁機問了她幾個問題。她告訴我,該公司在中國共有一萬名員工。

「有多少人從事研究開發?」我問她。

答案是:「四千人。」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