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Chapter4
廣闊的自然與變化的心境
沒有人是不熱愛自然的。
當我們忠實地熱愛自己的生活時,我們願意走近自然,置身其中體會心曠神怡的感覺,為生活更添幾分純淨的氣息和美感。當我們想要逃離生活,我們更加願意走進自然,願其能夠治癒心靈,給予我們重新回到現實生活的勇氣。
因此,有些人,即便只有一個人也要選擇旅行。放眼自然,四處都是迷人的色彩。當微風拂過,是萬木吐翠的春,透出的是生長的動力和萬物的生機;當一縷陽光灑下,便可以愉悅身心,感受其中的溫暖;當一陣細雨落下,則會透出難得的清涼,令人變得越發清醒;而一片金黃色的美景,那可能是五穀豐登的秋,看到一片片的收穫,想必又能激起人努力打拚、不斷前進的欲望;而即便是寒冷的冬雪,也能給人寧靜祥和的感覺,令人感到溫馨。廣闊的自然,格外多姿多采。
人,本身就是源於自然的,我們生存於自然,並按照自己的思維一步步融於自然,改造自然。因此,自然界與人類息息相關,不可分割,自然於我們內心,是神聖的。
我們都應熱愛自然,並要經常讓自己置身於自然當中。當我們整日不斷為生活而奔波忙碌,幾乎要脫離自然人成為「機器人」的時候,心靈必然會遭遇不安、痛苦和煩惱。大自然有一種力量,能夠令我們獲得精神上的解脫,它是一把人人需要的鑰匙,為我們解開內心深處的枷鎖,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整理自己的心境,脫離煩躁不安的情緒。
就像魚兒和大海,如果魚兒認為大海是可悲的,是可以脫離的,那麼魚兒必然會遭受到痛苦與不安,甚至會死亡。只有充分在大海裡生活,才能真正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的樂趣,生命的奇妙。
我們也會敬畏自然。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曾說過:「當看到太陽落下時,我們不會強去控制日落,不會命令太陽右側的天空呈現橙黃色,也不會命令雲朵的粉紅色再更鮮豔一些,我們只能滿懷敬畏地望著而已。」因此,面對自然,我們要學會適應,而不是強求和改變,適者生存也是這個道理。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