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工業4.0 時代,未來工作的展望
 
▼工業4.0—工作競爭力的機遇
 
德國信息產業、電信和新媒體協會(BITKOM)、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德國電子電氣製造商協會(ZVEI)三個工業協會相互合作,組建「工業4.0 工作組」,制定「面向未來的工業4.0」項目實施建議。項目參與者的目標是,積極參與工業4.0 的發展(工業4.0 是不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或者工業的近一步進化,並不是重點)從而強化德國的經濟地位。工業4.0的核心元素是多種資訊物理系統共同作用的「智慧工廠」願景圖。
 
簡單來說,資訊物理系統將把生產、物流、工程、管理以及互聯網服務等多種流程結合起來。通過感測器,系統收集獨立的資料,通過數位服務進行資料交換,並有能力基於已處理過的資料開始作業,相互自主控制。加上勞動者發揮其創新潛力,各工業流程從根本上得到優化。除了許多其他的作用以外,工業4.0 還協助應對當下人口變遷帶來的挑戰。
 
尤其是通過資訊物理系統中的協助系統,可使工作強度降低、所需人工適當。對於缺乏專業人士的重要問題,通過協助系統可使有經驗員工的生產率作用時間更長。機械設備承擔單調或者繁重的工作,而人工則負責創新、創造價值的工作,由此長期提高效率。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員工以後僅負責創新工作。只不過員工須完成的造成(身體或精神上)負累的工作量減少。另外,簡單的工作繼續存在,並且希望通過工業4.0,這些簡單的工作可以創造更高的價值。如此一來,可以保證不同難度的工作依舊具有競爭力,而德國的競爭力也因此保持。
 
首先,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工作需要一個靈活的工作組織機構。通過該機構,員工可以將工作、私生活以及培訓更好的結合起來,以平衡工作與家庭之間的關係。提出執行建議的作者也指出,其他國家也意識到工業生產可利用物聯網及服務互聯網化的趨勢。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