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英語與翻譯教學:觀念與實務

英語與翻譯教學:觀念與實務

  • 作者:廖柏森
  • 出版日期:2015/12/30
內容連載 頁數 1/7
英語全球化脈絡裡的臺灣英語教育

壹、緒論

邁入廿一世紀,由經濟全球化所導致的全球文化趨同性愈來愈明顯,不論個人主觀意志的喜好與否,這種大勢幾已成為難以逆轉的歷史必然。而且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人們對國家和文化的認同(identity)愈來愈模糊,導致對語言的認同也受到影響,呈顯某種程度的混雜性(hybridity)。最明顯的就是隨著全球化浪潮,英語過去數十年來都是主流的國際語(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Graddol, 2006),甚至已然成為唯一的全球語(the global language)(Northrup, 2013)。據Crystal(2012)採取各種統計資料來源所估計的平均數,約有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也就是約15億人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溝通(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to a useful level in English)。其中約7億5千萬人是以英語為母語或官方語言(official language),另外約一半人數是以英語為外語(foreign language)。此種英語全球化的現象,不僅令世人感到驚歎不已,更對世界各國的語言教育乃至國家政策都產生重大衝擊。

而臺灣社會面對英語的全球化熱潮常衍生不同的態度,基本上可分為全面擁抱全球化和從在地化角度排拒全球化的兩極觀點。有人為追求與國際社會接軌,提倡學習英語應從小紮根,以教育部的國小英語教學和引進外籍師資政策可為明證;另一方面則有人憂心忡忡,認為英語的普及會損害臺灣學子的文化認同,甚至使中文的使用和思考模式被「殖民化」,難以保留本土的文化傳統,這些人通常以學院派學者居多。面對眾說紛紜的態度,在第一線工作的英語教師往往難以適從。一般而言,英語教學研究注重微觀的議題,主要探究教學法的成效或學習者的學習歷程,而較忽略從宏觀的角度談論全球化英語對教學實務所帶來的影響,殊為可惜。因此本文嘗試從英語全球化的角度出發,來探討標準英語的觀念和英語所有權分化的現象,最後論及臺灣本地英語教育的因應之道,希望能對目前的全球化和在地化英語教育之爭提出一些個人淺見。

貳、英語全球化導致英語所有權的分化

一、英語全球化的影響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