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6
好設計的20條黃金定律 TWENTY RULES FOR MAKING GOOD DESIGN
當人們談論一個設計是「好」是「壞」的時候,他們參照的是從教育和經驗獲得的對於質量的概念,並且往往也參照了大量設計師和批評家前輩的經驗。有時這個概念指的是美學上的概念,例如:「不對稱比對稱更具有美感」或「您只需要一種中性字體就夠了」。有時這個概念則具有功能意義,例如:「如果一個有襯線字體的字級小於10級,在純色的背景上就不要對它進行反白處理,以防顯得擁擠。」這兩種理論都有助於避免缺陷,都設法取得設計的解決之道,而不至於被惱人的困難所妨礙,使每個設計發揮至極致。然而,每當人們試圖去尋找能掌控品質的規則時,往往就會毫無頭緒,對於這些人,我會說:「那太綁手綁腳了!勇往直前吧。」
規則,尤其是本書所述的類似標準一樣的規則,都是眾多經驗累積的結果。同樣地,規則也總有例外,可以在任何時候被打破,但卻不是沒有理由的。打破一條規則,也許意味著強化另一條規則,也可能意味著真正的創新,在合適的背景下,新的規則將會確立。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創意。
要弄清楚哪些規則重要,或至少在歷史上被認為是重要的,及其重要的原因,重點就是弄清楚打破這些規則可能帶來的後果,不至於因為疏忽而導致不合宜的事情發生。此外,規則就像嚮導一樣,有助於引發大眾對解讀創意工作和評估創意工作的公共討論。如果每樣東西都可以評為「好」,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好」。中肯地說,相對論的確偉大,然而它卻妨礙了最誠實的判斷;結果只能是普遍存在的平庸之才的一場慶祝而已。
我們也決不能把任何規則,包括那些衍生出來的規則,當作宇宙法則來遵守。如果不相信,請翻到本書第296頁,本書所述的所有規則將在這裡被毫不留情地打破。但是要知道,這些規則只是個起點,是進行設計創作時需要考慮的良好建議。而最後,將由您來決定如何或何時運用這些規則,或者乾脆放棄它們,並且您要對這兩種決定所帶來的後果有清楚的認識。
共
6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