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1
顏色的基礎知識與配色重點
光的三原色、印刷的三原色:
我們所認知的顏色,都是因為光的反射所造成的。而顏色的組成又有光的三原色和顏料三原色兩種分法。
光的三原色為R(Red:紅色)、G(Green:綠色)、B(Blue:藍色),將這三原色光混合就會變成白光。日光燈與螢光燈等照明燈都具備這種性質,電視和電腦螢幕顯示器所使用的正是這種RGB數值。
另一方面,顏料的三原色則是C(Cyan:青色)、M(Magenta:洋紅色)、Y(Yellow:黃色),將這三種顏色相加反而會越來越接近黑色。顏料的色素和印刷呈現都是這種模式。而因為三色混合後無法產生純粹的黑色,所以還會加上K(黑色)。
另外,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指定使用網頁色碼。所謂的網頁色碼就是像「ffffff = 白色」、「0033ff = 藍色」這樣子的6位數編碼,是一種能夠於任何電子終端呈現,都可以顯示相同顏色的號碼,全部總共有216種顏色(本書除了網頁色碼外的也用6位數編碼標記)
色相的差別
色相、彩度、明度
顏色數值的分類系統將其分為「色相、彩度、明度」三種屬性,此三種屬性能夠更明確地表示出一個顏色的範疇、鮮豔度、明亮度。
「色相」指的是像紅色或黃色這樣子色彩的外相,以紅、橙、黃、綠作為循環,再以藍色和紫色回到紅色的環狀圖(色相環)。色相環有在基本5個色相中間配置10個主要顏色,以及孟塞爾顏色系統所分類的20色相(上圖)等…各種色相環。
「彩度」指的是顏色的鮮豔度,接近原色的顏色其彩度較高,混濁不透明的顏色彩度較低,高彩度的顏色較為醒目,能給人強烈鮮明的印象。
「明度」是色彩的明亮程度,接近白色的顏色其明度較高,接近黑色明度較低。即便是同彩度的顏色,黃色的明度較高,綠色的明度較低。
此外,依照明度與彩度的不同組合,我們稱這種顏色的調性為「色調」。下一頁將補充色調的配色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