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四章
心靈的合一
Spiritual Union
當人的生計之急稍降,就有餘裕思索自我的奧祕,他一定會察覺到,真實人性與無限的人性世界之間的連結,並且有它完美的典型。人的宗教起先建立在宇宙的權力之上,然後層次逐漸提升,最後立基於真實人性。但我們絕不能認為這是窄化了對無限的理解。
消極地看待無限,只不過是把事物的極限做不確定的擴大解釋或無限的遞延。有人說,我們的世界是有限的空間,這是數學推演出來的結論。但我們並不會因此覺得難過,即使直線不斷延伸到最後不再筆直而是回到起點,我們也不會短少什麼東西,更不會因此小看了宇宙。印度教經典把宇宙比喻為一顆蛋;因為對人的心智來說,宇宙的邊界是圓的。不僅如此,經典進一步主張時間也不是連續的,世界反覆地運行到終點,再展開下一次的循環。換句話說,在時間與空間的範疇裡,無限是由反覆循環的有限所構成的。
然而,從積極面來詮釋,萬物一體即無限。以萬物一體的角度來看,群體不是把不同東西集合在一起的容器,而是無所不在的內在完整性,超越個別性,就好比蓮花之美,令人讚嘆的是整朵花,而非花的各個構造。群體不是數量的擴張,而是強大的和諧感。這層體會使我們對無限產生真實感,它就存在我們的喜悅與我們的愛之中。萬物一體即幸福,那是無邊的愛。靈性昏鈍的人實現欲望的方式,是透過實質上的占有和緊抓不放。這種大量取得的渴望會變質為盲目追求數量上的增加,而非對偉大的嚮往。真正的心靈實現不是透過財產規模。其實,當我們與周遭建立更深厚的關聯,有了一體感,無限就顯現了,所以我們只能透過內在而不是從物理空間去領悟。
無限與永恆稱之為一。
「不生不滅者,超脫宇宙之疆」,此即謂之「人」。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