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2
節錄自〈第十一章 越界蘭花:在全球化中重新界定區域與規劃〉
 
臺灣蝴蝶蘭產業生產網絡的浮現
 
蝴蝶蘭產業之所以受到研究重視,乃在於其在1990年代臺灣花卉苗木產業的結構轉型中的突出表現。劉昭吟與林德福(2001)整理了臺灣花卉苗木產業的整體變遷,指出臺灣花卉苗木產業始於1960年代,以國內市場及鄰近之香港、新加坡市場的支撐;1970年代石油危機下,日商向臺灣採購花卉以降低其自身生產成本,而擴大臺灣花卉生產;1980年代國內經濟增長所擴張的消費市場,以及稻田轉作政策,帶動了此一經濟作物生產的更加擴張,使得1978至1999年花卉苗木產業產值的平均年成長率高達16.3%。過度快速的生產擴張自1990年代中期起,便出現了生產過剩危機的訊號,尤以最不耐儲存、對市場最敏感的切花類首當其衝。例如,1990至92年全臺花卉拍賣市場切花平均年進貨量為20.7百萬把,1997至99年之平均年進貨量為76.7百萬把,年進貨成長了2.7倍,但相對地殘貨率也從2.0%(1990至92年)升高到5.1%(1997至99年)。
  
危機啟動了產業結構的調整。生產總量方面,切花類與盆花苗木類分別自1996年、1998年開始減產,前者之1995至99年的產值平均年成長率為-1.8%,而後者為-2.3%(1997至99年)。而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上,則呈現出口產品一方面向新技術、新產品轉移,例如出口切花產品從傳統的菊花、唐菖蒲,轉向文心蘭、火鶴花、百合與金花石蒜等:另一方面向較耐儲運、較有機會延伸國際市場的盆花苗木類轉移(劉昭吟、林德福,2001)。在這個轉型中,蝴蝶蘭異軍突起地躍升為出口額最高、市場觸角最廣的出口花卉,並以規格化的半成品與跨界垂直分工網絡為其產業組織形態的特徵。以下我們先描述這些特徵。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