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7
死亡的母親,死亡的孩子

「…… a subject who never experiences any depression is probably more disturbed than someone who is occasionally depressed.」(從未經驗過任何憂鬱的人,很可能比偶而憂鬱的人更混亂)。這是甫於2012年離世的著名法國精神分析師André Green(1927~2012)講過的一句話,既戲謔又真實,只是這樣的說法恐怕徹底顛覆了一般民眾、甚至精神醫學界對於憂鬱普遍的認知。

憂鬱到底該單純歸類於情緒,還是該被視為一種疾病?這始終是個爭論,因為牽涉層面廣泛,不太可能會有共識;不過,目前精神醫學對於憂鬱的定義、見解、或是描述的字眼,過度強調「具體」與「可研究性」的「症狀」,反而讓憂鬱症與其他身體疾病不容易有效區隔開,精神科對於憂鬱症的診斷證據力也相對被弱化與模糊化,而如此過度醫療化(medicalization)的結果,導致人們對於憂鬱的誤解遠比了解還多。

本文並不在正本清源談論所謂的憂鬱,而是為了突顯憂鬱無所不在,因此藉由一般人知悉的電影與文學作品作為媒介,提供精神分析觀點下的另一種思考模式,讓憂鬱這個議題跳脫出狹隘的精神醫學論述,而這一切歸根究底,還是得從佛洛伊德一百年前發表的<哀悼與憂鬱>(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1915)這篇經典文章談起。這相當精簡的十六頁文章奠定了精神分析看待憂鬱現象的理論基礎,文中有許多對於憂鬱個案深度心理層面的精彩描述,至今依然貼切適用,相較之下,當代臨床精神醫學對於憂鬱症的了解,除了蓬勃發展的生技產業帶出來的藥物治療、神經化學,乃至生物基因觀點外,並無太多新意,基本上是自囚於症狀治療的框架中。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