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陳唐山回憶錄:黑名單與外交部長

陳唐山回憶錄:黑名單與外交部長

  • 作者:陳唐山
  • 出版日期:2016/11/01
內容連載 頁數 1/7
我叫陳唐山
 
我叫陳唐山,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年)出生在台南州新營郡塩水街的岸內庄,現今為台南市鹽水區岸內里。
 
身為畢生追求台灣人當家作主的台獨運動者,很多人難免對我的名字感到好奇。二○○二年阿扁總統的台灣正名運動,正如火如荼的推動,當時行政院長蘇貞昌曾促狹式的問我:「要不要順便改名字?」我一笑置之。
 
我的幕僚對此也相當困擾,早期選舉時,習慣將候選人名字嵌入文宣標語中。我的名字叫「唐山」,所以很難運用。直到一九九七年爭取縣長連任時,為了回應當時國民黨對手洪玉欽陣營的負面文宣,所以幕僚推出保護陳唐山、防堵洪玉欽的「保山防洪」行動,我的名字才勉強被植入文宣當中。另外陳唐山與台語「等凍蒜」發音相近,所以選舉時,同黨同志會藉此來挖苦我一番。
 
對於名字的由來,我雖沒親口問過父親,但父親愛看《三國志》、《隋唐演義》等章回小說,頗具漢學基礎,對中國史地更瞭若指掌,所以把我取名「唐山」,我認為和他的學識經驗有關。我的弟弟叫陳燕南,也頗有古代俠者的況味。
 
父親那個時代的台灣人對日本的殖民統治並非百依百順,會把對日本人的反感投射到未曾謀面的中國,進一步對祖先來的地方產生烏托邦式的想像,就如「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鍾理和」在〈白薯的悲哀〉文章中所描繪,台灣人夾處在日本人與中國人之間的無奈。當時日本把台灣人視為中國的棄民,中國則把台灣人看成日本的走狗。
 
絕大多數的台灣人,直到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後,才真正體會中國也是另一個殖民政權。所以父親在日治時代幫我取名「唐山」,他的思維我完全可以理解。
 
每個人的名字都是父母基於某種特殊經驗或認知所賦予,對我而言,名字是子女與雙親之間永遠的連結,所以別人對我的名字感到好奇,我總是一笑置之。
 
黑名單與奧克拉荷馬同學會
 
為追求台灣住民享有自由民主的生活,台灣必先獨立,這是當時台灣知識分子共有的信念。在這種信念下,我開始著手邀集奧克拉荷馬大學的台灣留學生成立台灣同學會,除了聯繫感情,同時宣揚台灣人所共同追求的理想。我們的會員其實只有二十人左右,但我被選為會長後,開始遭受奧大中國同學會的攻擊,以及休斯頓(Houston)中華民國領事館的威脅恐嚇。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