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4
第一章終極任務
使徒彼得周圍的氣氛不大一樣。有一度他在一女僕面前害怕地極力說他根本不認識耶穌(參見馬太福音二十六章69~70節)。自從他受了聖靈的洗之後,整個人徹底翻轉。不但是他一為病人禱告,那人就立刻痊癒,甚至好像只要靠近他,病就好了。一個又一個神蹟故事散播開來,於是有人注意他的生活常規──每天他都在固定時間走到聖殿去禱告。於是有病的、瘸腿的通通排在他必經的路旁,指望他的影子投在甚麼人身上,那人就得醫治(參見使徒行傳五章15節)。其實在他身上沒有別的,他有神的同在,因為那恩膏是有位格的。他們指望他的影子投在甚麼人身上的時候,那人就得著醫治。影子並非實物,影子只是他們信心的接觸點。然而對這些發展出此一模式的人,兩者之間竟有某種程度的一致性。1
眾所皆知耶穌醫病有時用禱告,有時不用禱告,事實上,有幾次祂彷彿一點都沒有參與透過祂所發生的神蹟。據福音書記載,似乎一開始是一位病得很重的婦女看出一個可能的時機,心想她只要碰一下祂的衣角,病就會好了。她感覺有一樣肉眼完全看不到的東西,只要她一碰就能得著。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也從未有任何一處記錄耶穌指示人可以用這樣的過程「得著你的神蹟」,甚至連暗示有這種可能,都沒有過。她看祂的行事作為就結論說,祂的身上肯定帶著甚麼,只要她能夠摸一下就必得著。
信心在她裡面起作用,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像她這樣處境的人會覺察到自己的信心,實在少之又少,甚至沒有一個。焦點不在她而在祂,結果是她作了信心的正常表達,她伸手一碰祂,就發現她的想法是真的,她的病馬上好了。(參見路加福音八章43~48節)
這一個神蹟的故事傳了開來,傳到最後每個地方的人都曉得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獲得醫治──只要碰一下祂衣服,任何一塊都好。而且真的成了群眾蜂擁而來的目標:
凡耶穌所到的地方,或村中,或城裡,或鄉間,他們都將病人放在街市上,求耶穌只容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凡摸著的人就都好了。(馬可福音六章56節)
想像一大群人,有時數以千計,無不想摸一下某一個人的衣服,那會是甚麼情景。聖經見證說,每一個抱著這想法的人都經歷到神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