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2
支那的孔子說:「仁者樂山,知者樂水」;這是含有哲理的。道德與知識,是人最大的資產。道德準則,幾乎萬年不變,不動如山。孔子住在支那的山東(無地震);海洋及河流的多變,刺激了濱海或河邊人民的腦袋,智慧因之而出。希臘地處愛琴海,海有大有小,河有長有短。先是大陸型的遊牧民族而後定居耕田種地而產生的文化(culture),與農業有關(agriculture)。由「水」而生的文化是商業貿易型的,城市(city)因之而起,這叫做「文明」(civilization)。「文化」,自然成分高;「文明」,則人為比重大。相對之下,愛琴海的遼闊不如地中海,但地中海比不上大西洋。歐洲的「文明」史,也印證了此種客觀環境而生的文明史。文明或文化,由希臘的雅典轉到義大利的羅馬、威尼斯、翡冷翠,然後又由大西洋的大都市如巴黎、倫敦、荷蘭的雷登(Leyden)甚至到美洲新大陸新英格蘭的波士頓,大學史上重要大學地位的替換,恰好符應了此種文明變遷。愛琴海濱的雅典大學風光一時,地中海的羅馬大學及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接棒,巴黎、牛津、劍橋及雷登(大西洋)的大學竄起,加上哈佛、耶魯、哥倫比亞,普林斯頓的大學後來居上。今後是否更大的太平海沿岸都市的大學,如加州的柏克萊、史丹佛、洛杉磯,日本的東京,臺灣的臺北等,也能爭奇鬥豔,則有樂觀的預期。
 
荷馬(Homer)的史詩,是鑲在希臘文化的珠寶,雖與哲學較無直接牽連,但支配了希臘人的人生觀,戰爭英雄的傳記,是希臘受過教育者最耳熟能詳的資料;加上公元前八世紀赫西奧(Hesiod)的詩詞,描述土地貴族的品德,追求正義的倫範,雖較悲觀,卻可視為建構希臘人宇宙論(Cosmology)的基礎。這兩位天才詩詞作者,都是位於小亞細亞(Asia Minor)濱海的愛奧尼亞人。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