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7
01 詐騙集團絕對遵守的經典「對話法則」
為何詐騙集團要採取「傾聽7:說話3」的比例原則?
【詐騙案例】
佯裝親友的「是我啦電話詐騙」很老套,為何仍有人一再被騙?
二〇一四年在日本,包含轉帳詐騙在內的特殊詐騙,總金額多達五百五十九億四千萬日圓,是歷年來最高的金額。當中,佯裝成親屬的「是我啦電話詐騙」也達到相當可觀的金額。明明警方都很賣力宣導,為何還是有人受騙?理由在於,儘管詐騙集團的人花招百出,他們卻有一套堅守的「對話法則」。
接下來,從典型的詐騙模式來找出那個法則吧。
某天,有位老婦人接到一通男性的來電,她以為是兒子打來的。
「喂,是我啦。」
「○○啊,怎麼啦?」
「我跟你說,我把包包忘在電車裡了,裡面有支票和我的手機。我現在是跟公司的人借手機打電話給你。要是車站那邊有人打電話給你,你要聽清楚人家說什麼喔。」
當她說出兒子的名字後,對方接著說明狀況,說完隨即掛斷電話。
過沒多久,那個人又打電話來了,這次的語氣變得很沉重。
「我弄丟支票出大事了,你等一下,我主管有話要跟你說。」
於是,自稱是兒子主管的人,好聲好氣地接著說:
「伯母您好,事情是這樣的。您兒子弄丟的支票是今天必須給客戶的款項。雖然支票遺失就會止付,但我們今天一定得付清那筆錢……所以,可以請伯母先代墊部分的金額嗎?」
然後,對方會繼續問現在能夠準備多少現金,要是手邊沒有現金,請到銀行提領。
不過,現在銀行對詐騙也存著高度的警戒心,所以那位主管告訴婦人:「這件事假如被公司知道,您兒子可能會被開除,請您保持低調。」像這樣對婦人下封口令。並且指示她應該怎麼回話:「要是銀行的人問您提這筆錢要做什麼,請回答是要拿來辦喪事或家裡要整修。」
婦人從銀行提完錢回到家後,兒子與兒子的主管又打了幾通電話過來,交待她如何給錢。由於詐騙案頻傳,用ATM轉帳容易被抓包,對方通常是說公司會派同事直接到家中取款,或是約在某處交款。
這是透過電話,由好幾個人聯手詐騙的手法。受害者頻傳,有位七十多歲的女性因此被騙走家中的一千兩百多萬。
佯裝成兒子或孫子拐騙錢財的「是我啦詐騙」已是很舊的手法,雖然警方一再宣導,還是持續出現受害者。
共
7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