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創作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6
【長腳秧雞覓妻】

凌晨兩點,我獨自在農場小徑就著頭燈的微光雀躍起舞,因為我聽見了我要尋找的叫聲——我確定這叫聲來自那種體型中等的褐色鳥。出乎意料,「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給了我工作,讓我得以在奧克尼群島工作一個夏天,參與「長腳秧雞創舉計畫」,也就是當地的保育專案。就這樣,我暫時不回倫敦。

那個夏天,每當大家進入夢鄉,我反而走出家門,跟家畜及野禽同處於暈暗的天色中,尋找瀕臨絕種的稀有鳥類:長腳秧雞。長腳秧雞有另一個英文名稱landrail,牠們的體型跟紅冠水雞類似,不過身軀是褐色,翅膀是薑黃色,嘴喙是粉紅色,多半棲息於農田,而非濕地。在以前,全英國各地都常見到牠們的蹤跡,但到了二十世紀,牠們數量遽降,以英國來說,現今只現蹤於西部海岸和奧克尼群島。這種鳥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羅列的瀕絕動物中,屬於可能徹底絕種的紅色等級。二○一一年夏天,奧克尼群島上只找到三十一隻啼叫的雄鳥。

我的工作就是在這個夏天找出奧克尼群島每一隻啼鳴的雄鳥——這種鳥只有雄鳥才會啼叫。我用的方法是請居民回報。我央請居民聽到長腳秧雞的叫聲,就打我的「長腳秧雞專線」。我在答錄機裡留下長腳秧雞的叫聲,好讓打電話通報的人可以事先比對,確認聲音。牠們的叫聲就像拿信用卡刮過梳子的聲音,或像葫蘆鋸琴,或是像長腳秧雞的擬聲拉丁名「戈雷戈雷」(crexcrex)的發音。老一輩島民都很熟悉這種叫聲,因為以前的夏夜鄉間隨處都聽得到這聲音。

除了仰賴居民通報,我也進行廣泛的調查。幸好我之前酒駕被吊銷的執照拿回來了,否則午夜到凌晨三點的調查工作恐怕寸步難行。長腳秧雞的叫聲整夜可聞,不過最顛峰是雄鳥出現在牠的領土中央時。我根據標準調查法進行了七週,足跡踏遍奧克尼群島,每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重複調查兩次。

在奧克尼,最適合牠們的棲息地是堆有乾草或青貯料的田地,以及長滿蕁麻或鳶尾屬等較高植物的林地。長腳秧雞多半隱藏在又高又密的植物叢之間,很難被人發現,想找到牠們主要靠聽力。通常,我每隔兩百五十到五百公尺就會停下來,搖下車窗,安靜聽個兩分鐘。

由於羊的繁殖期已經結束,所以我搬到柯克沃爾和母親一起住。通常晚上十一點我媽上床後,就是我準備出門的時刻——以前這時間是準備上夜店。我的熱水瓶裝著咖啡,而不是酒,衣服穿暖,帶上地圖,手機充飽電,然後把車子開往鄉間。車子駛過燈火通明的人家,然後駛過直立的古老巨石,以及黑暗山丘上用來發電的現代化風車。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