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3
〈情緒勒索潛規則〉
 
這是一則選擇題:你當然聽過情緒勒索,說不定也深受其害,在這些勒索的語言中,哪些是你曾被講,或者自己也講過的:一、你很不孝。二、你一點也不在乎我。三、我這麼愛你,你卻做出讓我傷心的事。四、我都是為你好,你知不知道?
 
好像有項統計說,以前當父母和孩子吵架,到不可開交的時候,最常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你真不孝」。
   
我為此訪問了一名四十多歲,父親早逝,還跟媽媽住在一起的女兒,據她表示,她的朋友同學裡面,幾乎每個人都被媽媽說過不孝。媽媽數說起勁:「我在妳身上花了最多的錢,表示我最愛妳。」每次吵架,女兒就躲進浴室,嘴邊卻嘟嚷著:「妳為我花最多的錢,又不表示妳最愛我。」我則認為,這種最常見的情緒勒索,當然和孝不孝順沒有關係,比較接近權力的語言,好像這個媽媽用生氣的語言在說著內心的獨白:「在這個家裡面,妳別誤會了,我當然還是老大。」
   
情緒勒索,最常發生在親密關係中,圍繞著負面情緒的表達,這個公式如下:如果他那麼在乎我,如果他真的喜歡我,我的要求他一定會接受。內心的潛規則其實是,用傷心、憤怒和情緒來操控對方,達到我的願望。
   
當我們年輕時,遇上父母或是親密伴侶的情緒勒索,反應往往是討好、屈從或是接受對方的要求,但我們自己的感覺是不好的,就好像真的被抓住了小辮子,如果對方想要控制我們,就來上這麼一招。
   
等到我們年紀漸長,小孩也長大了,權威的位置易位,發現自己講的話,晚輩也不再那麼地在意時,我們自己也變成了發出情緒勒索的人。這時,年長者變成了年輕一輩的情緒壓力,如此循環重演。
   
其實,情緒勒索會一直的存在,因為它既廉價,有時也頗管用,年輕時,我們不想讓父母親生氣難過,會有人勸你「你就讓著他,少說兩句嘛。」有一天,當你聽見晚輩也這樣的耳語時,你應該相信,也是改變的時候了。負面情緒非常難以對付,因為我們過於重視「勒索」,卻往往忽略了負面情緒的表達。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