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小說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08  咦?貴公司的營業額增加得這麼快嗎?
當眾出糗的工作者、當眾出糗的企業
 
我們經常會在電視上看到政治人物或演藝人員因失言而公開道歉。雖然他們只要說:「我弄錯了」、「我說錯話了」就可以解決,但事實上社會大眾心裡仍然後留下疑問:「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因為失言的背後一定有其原因。
 
前面這些冗長的前言導出了本小節的主題,就是百分比(%)。我想本書的讀者們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這個符號的意義吧!但這其中卻隱藏著一個陷阱……。
 
「本公司今年度的營業額,比去年度增加120%!」
 
對客戶提案的場合上,一名年輕業務員做出以上發言。看來他是想藉由營業額向上成長一事,盡力表達公司經營狀況相當良好。但各位是否感到有點奇怪?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的人,就代表對數字及比例的理解尚未透徹。
 
增加120%,這句話,到底是指增加多少?「增加50%」是指營業額較去年度增加一半,那麼增加120%……就是說營業額不只是去年度的兩倍,而且還多出20%。請各位想想,在你們工作經驗中是否有聽說過哪家公司營業額比前一年提升了兩倍?在此筆者不敢斷定絕不可能,但就算有也是極少數的例子。
 
如果聽到剛才那句話,沒有馬上想到:「咦?增加那麼多?是真的嗎?」那就表示我們對以前學過的百分比,也就是比例的概念並沒有正確的理解。剛才那位年輕的業務員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應該如下所述。
 
「本公司今年度的營業額,比去年度增加20%!」
 
或是
 
「本公司今年度的營業額,是去年度的120%!」
 
這似乎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講到這種話題,應該會有人提出這樣的意見:「只不過是說錯話而已,用不著看得太嚴重吧?」
 
筆者不這麼認為,追根究柢來說,這不只是單純說錯話。或許我的標準有些嚴苛,但是這種情況代表當事人沒有正確理解比例和比的概念。到底為什麼人們會犯下前述這種失言的錯誤呢?就讓我來為各位說明。
 
人們一看到120%(這只是舉例,就算是130、140也無妨)這個數字,往往就會毫不遲疑就往正向去思考。以剛才的例子來說,馬上就會聯想到營業額增加,因此很自然就脫口說出「增加120%」這句話。但是比例必須先有一個基準數量,再用除法計算出來的另一個數值。假設今年度營業額比去年度減少的情況下,以今年度的營業額為基準的話,也可以使用120%這個數值。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