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7
洛杉磯指出一個方向

對於20世紀後期的都市未來發展而言,洛杉磯可以說是一個彩排實驗的場所:亦即建築歷史學家理查.朗斯特雷思(Richard Longstreth)所稱的「創新試驗場地」,以供規劃師與建築師們測試他們對於汽車城市的種種想像。1915年時,洛杉磯每8位居民就有一輛汽車,當時全國平均汽車擁有率是每 43人一輛車;至 1920年,洛杉磯每 3.6人有一輛汽車,相較於全國平均每 13.1人有一輛車,到了 1930年時,洛杉磯的汽車擁有率更提升至每 1.5人有一輛車,而當時的全國平均汽車擁有率是每 5.3人擁有一輛車。 所以自1920年代開始,洛杉磯便受到汽車擁有率快速增加的衝擊,而美國的其他地方一直到1950年代才感受到此問題,更別說一直到1980年代時,歐洲才出現同樣問題。

洛杉磯是一個特殊的美國城市:這裡的移民不像那些紐約、芝加哥或其他城市的移民是貧窮的歐洲農夫。洛杉磯的移民多是從農場與小鎮來的美國人,其中許多人早已是汽車的依賴者。他們相信福特的格言:藉由離開城市來解決城市問題。他們要求自由:選擇居住地的自由,以及選擇出行之時間與方式的自由。他們的洛杉磯是由許多郊區所組成的城市,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來住,但不一定要成為它一部分的城市,在此地個人主義與隱私可以不受到集體生活及集體活動等傳統的都市拘束所束縛。

在這些移民尚未來臨之前,地景特徵似乎早就被設定好了。在1900年代,星羅棋布地在洛杉磯盆地裡,沿著海岸到山邊的是一系列寧靜安詳的小鎮,當中許多小鎮的規模只比一個村莊稍微大一些,城鎮之間被田野與果園分隔著:有一些是農村社區、一些是休閒度假區、一些是鐵路商業中心,還有一些地方純粹是投機商業開發。關鍵點是,不論是否為農業村落,它們皆是分離的小村落:由此可看出南加州很早即有多核心發展的傳統,也有反都市化的傾向。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