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7
1.好事要快做
 
以四人為一組,來玩個小遊戲吧。
  
首先,每人各分得四十元,然後,依個人意願各捐出一部分做為「共同存款」。
  
遊戲規則是,你捐多少到共同存款,之後拿回的金額也會加倍,最後每個人都會拿回全部金額均分後的四分之一。
   
比如說,如果你捐二十元,就等於投入四十元到共同存款裡,到最後,你則能拿回十元。如果你選擇不捐款,那麼原本拿到的四十元就完全歸自己所有。
  
四人一起玩這個遊戲,就能看到誰很快就決定要捐多少錢,以及誰很難做決定,得考慮再三。
  
那麼,這些人所捐的金額,會呈現出下列哪種傾向呢?
 
①很快做決定的人捐得比較多
②很慢做決定的人捐得比較多
 
答案 ①很快做決定的人捐得比較多
 
在十秒內做決定的人,平均是捐出二十七元;仔細思考超過十秒以上的人,平均是捐二十一元。也就是說,深思熟慮的人,比較傾向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
  
如果催促要花比較多時間判斷的人,請他們盡快做決定,則會提高捐錢的比率,相反的,提醒很快做決定的人要仔細思考,則會降低捐錢的比率。
  
好事要快做。愈是憑直覺盡速做出判斷,就愈能採取有利全體的行為。相反的,愈是停下腳步躊躇思考,內在的聲音就會變得誠實,做出比較有利自己的判斷。
  
有研究顯示,購物時若是深思熟慮,喜好就會不固定,容易搖擺不定。因為想得愈多,就愈是無法坦然面對直覺。毫不遲疑,立刻做出決定,才會比較沒有問題。

考試作答時,要是想太多,寫出來的答案反倒會有問題。

運動時,要是太注意自己的姿勢,反而容易表現不佳。
  
別人要是問你對某個人的觀感,就毫不遲疑回答「那個人不錯」吧。若是停個五秒再說同樣的話,意義就正好相反了。
 
【心理學效應】
深思熟慮的陷阱(The Devil is in the Deliberation)
愈是深思熟慮後做的決定,愈沒有一貫性,且有比較輕忽道德的傾向。
 
2.悄悄置入你內心
   
沒用過的紙是什麼顏色?
婚紗是什麼顏色?
雲是什麼顏色?
護士服是什麼顏色?
蛋殼是什麼顏色?
 
那麼,請問養育小牛的母牛,每天早上喝什麼?
 
①牛奶
②水
③可樂
 
答案 ②水
 
由於前五個問題會讓人想到「白色」,所以應該有不少人會不假思索回答牛奶,但正確答案是水。請注意,喝牛奶的是小牛,而非母牛。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