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一次搞懂骨質疏鬆症

一次搞懂骨質疏鬆症

內容連載 頁數 1/3
骨頭會隨著年齡跟著老化嗎?
 
 從我們出生一直到年老,身體各部位的器官、組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變化。基本上,這些變化稱為退化,包括骨骼系統也是一樣。

其中,骨骼系統的退化除了神經肌肉、韌帶、軟骨、肌腱、關節囊、本體感覺等部分的退化,此外,還有包括了骨折時的癒合與復原能力。
 
 對於神經系統方面來說,老化會造成肌肉變小、平衡感變差,中樞神經與周邊神經的作用都會因此而降低。這是因為老化會造成大腦皮質萎縮、大腦血流量降低、神經傳導物質減少、神經傳導速度減慢等現象,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年人的反應速度通常都比較慢,根據臨床上的研究,老年人的反應能力會較年輕時降低20%左右。同時,由於神經系統退化的結果,運動、感覺功能變差都會變差,這也是30%以上超過六十歲的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肌肉減少、脂肪組織增加的結果,也會造成肌肉力量減少30%~50%左右,因此老年人經常會感覺到四肢無力。

人體為了維持平衡感,除了需要視覺、前庭的作用之外,還需要與神經系統的感覺功能、肌肉力量等互相配合,而這些部位的退化往往是老年人因為失去平衡跌倒的重要原因。
 
 在關節軟骨方面,由於老化會造成軟骨厚度、抗張力能力降低等改變,因此關節軟骨隨著年齡增長會造成磨損或是不平整,甚至到了老年時會出現較深的裂痕,侵蝕到軟骨下的硬骨,引起退化性關節炎。
 
 同時,老化也會造成血液循環變差,當人體內的血液流量變少、營養傳送速度變慢,就會造成膠原蛋白含量的改變,肌腱、關節囊也會因此隨著年紀而逐漸退化。此外,韌帶從青年期就會開始逐漸退化,研究顯示,七十歲的老年人韌帶強度大約是二十歲時的一半而已。

由於骨骼系統的退化,老年人發生骨折時,癒合能力也會相對降低。雖然臨床上有研究顯示骨骼在一生中會不斷地進行重塑。理論上來說,人體中製造骨骼的主要三種細胞,蝕骨細胞(osteoclast)、造骨細胞(osteoblast)以及骨細胞(osteocyte)互相配合,共同協調骨骼的修復,以一個成年來說,體內的整個骨架大約每10年會更新一次。儘管如此,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重建後的骨架並沒有舊的骨架來得強健。換句話說,因為老化的關係,骨髓內的細胞成骨潛能還是會隨著退化而逐漸降低,因此影響到老年人骨折後的癒合能力。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