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散文卷

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散文卷

  • 作者:王建國
  • 出版日期:2018/07/31
內容連載 頁數 1/2
舊書  文/賴香吟
 
南方秋天來得遲,遲來的秋天讀了留在故鄉的舊書,幾隻孤獨的蠹蟲,字字句句,似曾相識,卻又彷彿過去從來沒有讀懂過。
 
每天晚上九點半,穿過馬路,走進醫院停車場,繁煙散盡,一片空盪,夢與夢的交界,殘酷現實與內在情感的轉換地帶。身後白色醫院,如同沒柴添的爐火,乏力地靜黯了,怎樣的惡氣苦痛,也只能忍耐等候黎明到來。
 
停車場對面是大學,有著大榕樹的園子,高中時候經常在那兒騎單車打轉,不是為了喜歡,是知道自己不久之後必然將離開這個地方。留下來幾張照片。坐在草地上的少女,骨架、神情都是侷促的,乾巴巴地生長著。
 
「我的心分外的寂寞」,過去不可能留神的字句,如今卻一下子捕捉了我。一直以為熟悉重要的魯迅啟蒙,吶喊的、活著的粗暴力氣,如今翻著書頁,竟是很快很快地過去了,反倒是那些夾在文字縫隙裡的懷疑,故作無事的幾句謂嘆,使人驚心動魄。
 
彷徨,野草,忽然充滿了季節的溫度,顏色,花葉樹影,以及那不斷吹來的,吹來的風。
 
大學校門已經關上,我沒有辦法在這深夜裡到那園子裡去看看我的過去。曾經以為我再不會回到這個地方,以為我會在他處長大成人。誰知真正使我長大成人的是,我又回到了這裡。物是人非,歸鄉,竟是為了別鄉而來。那些幻滅,絕望的反抗,萌芽太早如陰影般亦步亦趨的悲哀,我們走過的,即將走上的道路,竟然全已在過去的書裡寫下了。
 
可幸或可嘆,年少時光,我沒讀見這些,但也因此今日重逢,掩卷大哭。文學竟是死者留給生者最溫柔的手心。捻花示意。隻身穿越停車場,各樣的青春在眼前一一馳去了,眼前摯愛的人,受著折磨,生離死別,爭不到什麼道理,之於萬物芻狗,這或又是一件小事,一個被寫好結局的故事,一級一級走向那沒有光的所在。
 
歧路窮途,必須要走下去的是我也不是我,雖生之日,猶死之時,有些武器根本是派不上用場的,有些小事,若非真正臨到自我肉身,怎樣也不會領受的。故鄉夜街,空寂無人的紅綠燈口等待,是的,我長大成人了,我的心堅韌而不倒下了,那又怎樣,過去朋友想必不會認我了。那是魯迅小說裡魏連殳的來信:「忘記我罷,我已經『好』了。」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