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華美的饗宴: 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

華美的饗宴: 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

  • 作者:單德興
  • 出版日期:2018/08/16
內容連載 頁數 1/3
1960年代臺灣處於冷戰與白色恐怖的戒嚴時期,執政當局面對詭譎多變的國際局勢以及中共「血洗臺灣」的威脅,致力維持內部的團結穩定,消弭異己與任何危及其統治的思想言論。中華民國政府以政治正統與文化道統自居,在美國的卵翼下,以「自由中國」自許(相對於中共極權統治下的「紅色中國」),延續大中華「五族共和」的意識形態,強調族群融合,為了「避免敵人分化」,對於族群身分與本土意識頗為壓抑。隨著國際情勢惡化,本土關懷逐漸提升,相關的文學與藝術日益增長,與原本黨國體制下的主流意識形態漸行漸遠,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就是藝文界最明顯的例證。由於經濟與民生的改善,自由與民主的訴求益發殷切,施行多年的戒嚴令終於在1987年廢除,臺灣正式進入了自由開放、眾聲喧嘩的年代,對於不同族裔與社群的歷史、現況與未來也都有了更深入的體認與確切的期盼。這種時代精神有助於提升族裔意識以及相關文學的探討。
 
就華美文學在臺灣的引介與傳布,可以觀察到兩個方向:㈠ 比較早期是個別學者的引介,結合報章雜誌與出版社等傳媒,發揮了篳路藍縷的開創之功,以及廣為傳揚的普及之效;㈡ 就系統化推動而言,一般公認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在華美∕亞美文學研究的建制化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研院歐美所的相關會議與論文集始於1990年代前半,但其實在那之前已陸續出現一些引介、論述與翻譯。猶記得業師朱立民教授多年前曾向我提到,湯亭亭的《女勇士》(Maxine Hong Kingston,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1976)名噪一時,他曾特地找來一讀,足見1970年代臺灣學界已注意到華美文學,只是尚未投入研究。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