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

  • 作者:賴俊雄
  • 出版日期:2020/08/14
內容連載 頁數 1/7
第四講 後結構主義

後結構主義為1960年代晚期於法國萌發的一系列哲思運動,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皮耶爾-菲利克斯‧瓜達希(Pierre-Félix Guattari)、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與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等。正如結構主義取經於20世紀初期的語言哲學,後結構主義也是西方語言轉向(linguistic turn)哲學思潮中的重要派別之一。兩者對於「語言」的基礎假設雖有多處相似,但他們面對「語言」本身,態度卻大有不同。這也使得「後」結構主義的「後」字同時具有「延續」(continuation)與「斷裂」(break)的意涵。首先,後結構主義繼承了結構主義的語言觀,相信語言符號可以幫我們理解、詮釋這個世界的運作與意義。然而,因受到語言學的啟發,結構主義始終無法捨棄對科學客觀性(scientific objectivity)的堅持,並相信透過理性的語言分析,我們便能夠了解支撐現實世界的深層結構(見第二講結構主義單元)。相對而言,後結構主義受到二十世紀歐陸批判哲學的深遠影響,因此對當代所堅稱的客觀、理性、絕對真理與整體結構等概念,抱有高度的懷疑與批判。

我們首要注意的是,後結構基進的語言哲學觀,無疑會將現實世界化做一長串的表意系統,並以符徵與符旨間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取代我們習以為常的穩固意義連結。再者,後結構主義更指出符號意義間的相互沾黏,一旦所謂的「中心」(center,即穩固的意義基準點)失落了,那麼所有符號都不可能再產出任何的意義,只能以「去中心」(decentered)的空泛型態在符號鍊中漂流著。簡言之,對後結構主義而言,語言已不再是人類認知世界的可靠媒介,再加上結構主義聲稱的「語言形塑意識」論點,後結構主義宣稱現實世界可以被徹底地「文本化」(textualization),而文本世界所需要的並非客觀理性的結構分析,而是生動有活力的詮釋與「遊戲」(play)。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