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4年博客來端午假期各項服務說明詳情

中文書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台灣人的國籍初體驗:日治台灣與中國跨界人的流動及其法律生活

王泰升,阿部由理香,吳俊瑩

299
日治台灣國籍的歷史
劇透警告
此書由王泰升教授、阿部由理香博士與吳俊瑩博士共同編寫而成。王泰升教授本來以期刊論文的方式發表,但有感於論文只有文字而沒有圖片及影像輔助,讀者無法完全帶入情境並理解本文,因此決定與其他兩位作者合作出專書來更深入討論台灣人日治時代對於國籍的認同與意識。此書所引用的圖片豐富,書中有提及案例或法條時,則會用判決書或證照等照片佐證,可以藉由閱讀照片中的文字來更了解案例的經過與想傳達的觀點,除了照片外,還有運用圖表整理文字中所提及的數據,使我在閱讀時思維可以更清晰,本書所使用的照片出現的時機點恰到好處,不會讓人有圖片太雜亂或太多餘的感受。
我在閱讀此書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找資料上的用心與嚴謹,每一個論點都有憑有據,所使用的參考文獻大量且豐富,且本書架構完整。開頭以介紹西方對於國家主權與國籍意識的歷史做解釋,接者介紹中國自古以來對於國家與國籍的概念,在介紹完前情提要後,進入了本書的重點,也就是日治時期的台灣人在日本國籍與中國國籍上的選擇,是基於什麼因素做考量以及在選擇之後面臨的困難或得到的好處,在每一個說明後面都有附上舉例,使內容更貼切與精彩。
本書的主旨為西方國家是以民族國家為基礎,在簽訂《西伐利亞條約》後才形成現在平等的主權國家的,因此西方人對於國籍的看法是基於對國家的身分認同,認為效忠國家是國民應盡的義務,而東方人對於國籍的看法則不像西方,中國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受到文化夷夏觀影響,中國與其他國家皆是以上對下的朝貢體制關係,因此當西方的國籍法傳入中國時,中國人並沒有大家都是平等的主權國家的概念,因此對於外國人與國籍的看法與西方會有所不同。日治時期,台灣人在國籍選擇上多以利益為主要優先考量,對於日本國籍並沒有所謂的國家認同與效忠的熱情。而日本與中國也在政治上互相較勁,所訂定的國籍法與相關政策也都影響著台灣人的生活,包括出入境等,因此國籍對於當時絕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是保護自己與賺取利益的工具。
最後,作者在序的篇章有提到,現在的台灣人對於國家主權與國籍意識也有相關的議題,例如兩岸關係等,希望可以藉由此書讓讀者了解之前的台灣人在國籍上的選擇,我在看此書時,確實有聯想到現今台灣主權意識的問題,也透過書中的內容思考,現在台灣人在國籍上的選擇與認同是否與日治時期的台灣人所考慮的角度有相同處,現在的台灣人選擇了台灣國籍、中國國籍或海外其他國家的國籍,說不定也是基於謀生與利益上的考量。此書除了使讀者可以更熟悉日治時期台灣人對於國籍的看法與國籍法的歷史外,也能讓讀者進一步思考現今台灣的社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