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Logo

中文書
商業理財
9折$ 432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04/10/04
Naomi Klein在No Logo這本書中揭發的品牌陷阱,讓讀者大眾可以窺見依靠打造品牌的背後那些引人討伐的勾當,品牌---尤其是耳熟能詳的名牌---已經竭盡所能以獲利為目的地侵蝕我們的日常生活,文化、藝術層面的社會已面臨了危機,這些品牌的戰爭,將這些純粹的社會元素變的複雜,摻入資本主義式的運作,使得社會中原本不受羈絆的創作藝術層面必須為了企業的獲利目的而服務,成為企業宣傳的一環,單純的創作已不復見;品牌與媒體勾結,將媒體買下來,使得應為社會中立客觀的媒體也成為企業獲利的工具,任何對名牌的負面報導遭到打壓,讓民眾接觸到的是包裝過的、幫品牌宣傳的、背後黑影幢幢的媒體。

塑造品牌是資本主義發展至今最容易累積財富的方式,以往的企業依靠自己開設工廠,生產自家品牌的產品,如今的企業不從事生產,只專心地砸下鉅資搞宣傳、打品牌,透過侵蝕社會文化的方式為自己搞宣傳、打廣告,藝術文化的純粹性遭到侵害,藝術文化無法純粹是個人式的風格,必須為企業設想、與品牌融合,品牌除了危及藝術文化之外,在品牌成功地成為大眾印象中的必需品之後,更造成不少社會問題,例如NIKE訴諸美國黑人的宣傳,讓美國黑人---同時也是較困苦的族群---為了穿一雙120美元的NIKE,耗掉父母不多的積蓄,也曾發生過為了穿NIKE去偷去搶,或為了同儕的比較、諷刺而大打出手致死的案件,品牌的成功亦衍生出棘手的社會問題,品牌為了達到高獲利塑造的品牌形象,在背後其實是血跡斑斑。

品牌每年幾百億的獲利除了無孔不入的廣告宣傳之外,更是利用資本主義中南北的差距產生的便利而盡情剝削,頗有新一種帝國主義的樣貌,這是企業帝國而非上個世紀的西方殖民帝國。當企業已膨脹到資產超越國家的現今,企業對於國家的政策,甚至於國際間種種規則的制訂存在者重量級的影響,國際間所有都標榜著自由的原則的假面具之下,正是這些企業品牌大展帝國主義式剝削的時機。企業的經營策略只管經營品牌,消費者真正從企業購買到的只是品牌標誌的概念與象徵意義,真正的實物都不是企業自己生產的,例如NIKE、PUMA、Tommy Hilfiger的產品都是外包至第三世界去生產,企業總部只管下訂單給承包商,只管承包商按時交貨,其餘一概不管。這些承包商為了節省製作成本,將工廠設置在勞工便宜的地方,沒有任何勞工權益保障的地方,人權記錄不良的地方,沒有勞基法、沒有工會的地方,這樣方能雇用到工資最低的勞工,才能讓勞工每日超時工作,才能不用負擔維護勞工工作環境的成本,才能用政府軍隊去鎮壓勞工運動。

第三世界的政府想的是吸引承包工廠至該國從事生產,造成從事加工出口業國家之間的一種競爭關係,那個國家最不保障勞工權益,承包商就越喜歡去該地生產,各國競爭的是誰能廢除最多的勞工保障,就能得標,這種工廠叫做Sweatshop(血汗工廠),NIKE與東南亞的生產線就是這種關係,雖然Sweatshop不是NIKE開設的,但NIKE之流的企業經營策略導致了Sweatshop的出現,企業從事獲利背後罔顧企業道德,縱容承包商剝削勞工。

中國勞工觀察組織(China Labor Watch)在2004年8月發表了一篇報告,揭露了台灣的寶成集團(PouChen Group)在大陸東莞設的寶元F廠(Pou Yuen Plant F) 正在剝削廠中的3000名員工。這家工廠主要生產PUMA的球鞋,勞工每天被迫工作13個半到16個半鐘頭,早晨7點半工作到晚上9點、11點,甚至半夜,勞工平均每週待在工廠76個半至100個半鐘頭(中國大陸勞工法規定,每週工時為40個小時,週休二日,加班必須是自願的。);這些工人工作量大,只能在午餐或晚餐時間小憩片刻;工資每小時31美分、每天2.48美金、每週12.56美金,即使將加夜班的加給與紅利加起來,也不過每小時35美分,每個月工作將近台灣勞基法規定的兩倍工時,卻只拿到約426塊新台幣,在微薄的薪資下,管理階層更威脅勞工若無法準時出貨,將處罰20%的薪資。平均每雙70美金的PUMA球鞋背後,付給這些東莞工人的卻僅只有1.16美金,只佔了整雙球鞋價值的1.66%,而這雙價值70美元的PUMA球鞋竟有美金34.09的利潤。除了工資與工時之外,這家工廠用軍事化的管理來維持運作,以高壓方式管理勞工,不准勞工交談,不准自由進出工廠,不准勞工談論勞工權利,更不准組織工會,一旦查獲,即行開除。12個人幾一間小宿舍,管理階層經常搜查宿舍,若查獲生產商品或違禁品,即行開除。

寶元F場的勞工問題顯然違反了中國大陸的勞工法,然而像中國大陸如此急需外資進入投資的國家,對這些違法情形視而不見,反而在比賽看那個國家瞎的最徹底,要不就設立經濟特區,讓這些特區不受政府的干擾,不繳稅、無政府、無法可管,儼然成為國中之國。品牌在改變行銷稱產策略之後,加速了這種惡性循環,讓血汗工廠得以在中國、東南亞、南亞、非洲、中美洲生存,而政府也樂此不疲,用資本主義那一套催眠自己說,犧牲這些勞工是達到經濟繁榮的必經之路,品牌企業忙著賺錢,承包商忙著找最有利的地點開Sweatshop,第三世界政府忙著戳瞎自己的眼睛,這就是全球化、資本主義帶來的惡。

在每次消費都必須牽涉到品牌的當今,若消費前都要調查商品背後的道德成分,那大概無法進行消費行動了,因此在品牌造成社會問題、勞工問題的之下,我們要做的並不全然是消極的抵制,拒買名牌,我們應該急呼企業負起商品背後的道德責任,將龐大的利潤撥出來進行改善品牌之惡,企業應該約束承包商負起改善勞工工作環境的責任。在許多抵制NIKE的社會運動出來痛斥NIKE之後,NIKE在剝削勞工上有所改進,約束承包上重視勞工人權,這需要更大的國際社會力量來驅動。品牌訴諸的對象是消費者,唯有消費者重視品牌背後的陰暗面,才能喚起消費者的良知,共同約束企業的作為。

全球化資本主義的確能使人致富,但是使得富者太富,窮者恆窮,富者就算把財富分中的一部份分給第三世界的窮人,富者依然很富有,但能改善第三世界窮人的生活,這才是全球化致富的善意,然而人的慾望腐蝕了全球化資本主義的美意,竟造成NIKE之流的企業帝國來剝削窮者、弱者。紐約時報稱No Logo這本書為社運聖經,的確書中揭露的全球化之惡就是要喚起人們對這惡果的重視,驅動人們為更公平和諧的世界而努力,別讓來勢洶洶的全球化反而造成更扭曲不平的世界。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