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謙卑的力量

中文書
心理勵志
9折$ 216
4.5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11/01/02
吳若權→發現謙卑的力量

一直以來,我自己並不太喜歡去閱\讀那些所謂的心靈成長的書籍。這除了是因為在我主觀的認知中,那些心靈成長的書籍裡頭談論的東西都是大同小異的老生常談外,最主要的因素則是:我本身並不太容易去接受別人的人生觀或是價值觀。

也因此,對於這一類的刊物或是文章,我多半是採敬謝不敏的心態。

只不過,最近因為換了單位,在整理行李的時候,發現到自己的行囊裡莫名其妙地有了這本書,在相逢自是有緣的情形下,我還是心存感激地拜讀了這本吳若權先生所寫的「發現謙卑的力量」。

這本書內容可分成三個部分:
一、發現自己,肯定別人。
二、把握青春,成就幸福。
三、穿越時空,與愛同行。

而當中更細分成幸福的謙卑、天份的謙卑‧‧‧等十九個談論謙卑的故事。

只不過,儘管每個故事都有謙卑的字樣,話雖如此,但可能是我閱\讀的功\力加上人生的閱\歷還不大家的緣故,在我看來,這十九篇故事雖然都冠上了謙卑的標題,但正格地來看,內容其實包羅萬象,謙卑二字雖然說或多或少都可以扯上點邊,但我並不認為那是所有文章一貫的主軸。

但是,既然都已經看了這本「發現謙卑的力量」,做人當然還是得要學著謙卑一點,該低調的時候還是得低調、該虛心接受或是尊敬別人的思考模式及價值觀的時候,還是該虛心接受跟尊重!

「謙卑是:態度上的敬讓,和心情上的禮貌。必須心甘情願地付諸在行動上,才不會失之膚淺、虛偽。」
(摘自本書第九頁)

也因此,在我的觀念看來,所謂的謙卑,其實也可以解釋成「一種尊重他人的生活態度」。

而在這十九篇的故事當中,最讓我心有所感的,應該算是「慈悲的謙卑:慈悲,也是一種傲慢?」這一篇文章。

「當你心中產生對方是弱勢的同情時,你已經在心裡為自己貼上強勢的標籤。若在傳遞慈悲的過程中,忘了保留謙卑,就會不知不覺流露出傲慢的姿態。」
(摘自本書第九十頁)

「不食嗟來食」這個故事我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當中給我們的啟示便是當我們將互通有無的分享冠上「施捨」這兩個字的時候,就難免流露出慈悲的傲慢。

就算是我們沒有傲慢的本意,受施者的心裡也可能會有被羞辱的感覺!

因為當我們認為分享自己的「快樂」及「所有」給予別人的行為是基於同情或是憐憫的時候,便已經自我認定為比他人還要優越了!

只不過,如果換個角度來看這所謂的慈悲,真的是不夠謙卑到傲慢的地步嗎?

雖然認真說來,要真做到行善無所求境界的人其實可說是鳳毛麟角,多數人在行善的時候,多半會帶點目的。

也許\是為了積陰德。
也許\是為了節稅。
也許\是圖個好名聲。
也許\是為了贖罪。
也許\是為了心安。
也許\是為了前世來生。
也許\是擔心生兒子沒屁眼。
也許\是因為子孫不孝,一怒之下將財產全部捐為公益。
也許\是為了享受「施比受有福」的快感。

雖然說對至善的境界來說,「無所求」地為善才是真正的「善」!

但是,試問這世間能達到這樣超凡修行的人,古往今來又有幾人呢?

其實,探討所謂的行善,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

讓我們認真地想一想:所謂的行善,其真正的價值到底是在結果?還是在其出發點呢?

答案莫衷一是!

但換個角度來想,兩個答案其實都有那麼一點道理存在。

好事的「好」,應該是一個既成的事實,只要施者不是把錢丟地上叫受者去撿或是將東西扔進餿水桶叫受者去吃,就不該將太多無謂的情緒放大到讓「施」與「受」之間產生誤解乃至於仇恨。

所以說,只要事情是對的,施者與受者之間,是不是都該抱持著謙卑的態度,去尊重他人的行為與想法呢?

施者不管是不是出自真心,也不管在行善的時候心中是不是真的自我感覺良好到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在行善的當口,大可以收拾起那暴發戶的心態及嘴臉,以一種分享快樂的心情及態度來行善,也比較能夠達到送者大方、受者實惠的皆大歡喜。

另一方面,善行的受者也別自抬身價地一昧要求施者必須以謙卑的態度來行使「施」的行為。

畢竟有求於人若再擺\出一副理所當然的屌樣,甚至於還過份要求「施者」的態度,也只會更加突顯出自己那一種「絕對的自信來自於絕對的自卑」心理罷了!

謙卑其實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與心理,當我們開始去要求別人謙卑的同時,也多半意味著我們有某種程度的傲慢。

對我來說,其實善行就跟愛情差不了多少,在「施」與「受」之間,本來就是一種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狀態。

「施者」找不到「受者」,再多的善意跟情緒,也無從宣洩;「受者」找不到「施者」,也只會落得一個貧苦無依的窘境。

慈悲與愛情,很多人都認為不該與「同情」這兩個字扯上關係,總覺得同情就是等同於憐憫!

而憐憫就是會傷害到別人的自尊!

只不過,同情指的應該是「以同樣的心情去看待他人的經歷與遭遇」,是一種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推己及人精神,當中有的,應該是體諒大過於憐憫才對!

更何況,憐憫並不代表覺得對方可憐、而慈悲也不代表覺得對方可悲啊!

或許\,在憐憫乙詞,我們該多著墨於「憫」而不是在於「憐」;在慈悲乙詞,我們該多著墨於「慈」而不是在於「悲」!

就像是佛相多為捻花微笑,即便是苦民所苦,仍以微笑為法相,方可以此撫慰蒼生心、平息世界苦!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