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之邦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432
4.5 /5
12位讀者評分
5
42%
4
33%
3
25%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07/04/16
立意深遠的一部巨作!

也許\不夠驚悚,也許\不夠恐懼!
但作者的用心程度與資料蒐集實在令人吒\舌!
Michael Crichton提供了另一個觀點來看待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
書中充滿討論與辨證,
坦白說,
有點不太像是一般的小說!
而像是警世意味濃厚的告示!

書後半段的社會科學,
很令人玩味!
總之,這是一部能夠增長智識的作品!
標準的Michael Crichton之作!
展開
user-img
3.0
|
2007/04/06
全球暖化與否究竟牽涉,蘊藏多少經濟利益在其中,以及運用這個恐懼議題,操弄政治與民眾的心理威力,本書提供了基本輪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重要的是水鰾永續.
展開
user-img
5.0
|
2006/05/10
我喜歡這本小說。

1. 因為它讓我思考目前的環保問題。
2. 當大家(包括自己)認為 \"對\" 的事,到頭來卻是問號或不確定的答案,這衝擊要如何調適,值得深思。
3. 雖然是讀一本小書,卻可以從中獲得很多知識。
展開
user-img
3.0
|
2006/02/21
其實是想給三顆又四分之三啦!

不像想像中的精采,可能是作者寫到後面頭都昏了的關係吧!也許重新再修稿一次的話會更好,總覺得高潮迭起的力量還不夠,然後有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呀!有些東西已經舖了,可是卻草草結束呀!可惜嚕!

但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動機以及努力,的確是著實令人佩服的,也算是寫書的人對這個世界的社會責任,透過他們的筆 讓我們這些普通人,也可以開始注意到些事情。

是一本有意義的書。
展開
user-img
3.0
|
2006/01/10
看到一半了, 覺得沒有想像中好看, 比前一本奈米獵殺還不緊湊, 看到現在只有他們掉到切力區比較緊張, 其他sosos
展開
user-img
4.0
|
2006/01/05
本小說其實更像一本科普書籍,引導讀者從另一角度看世界,藉由書中人物的談話,讓讀者更加瞭解地球環境,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暖化,可能會造成氣候變異,產生許\多巨大災難,南北極冰山融化、各地冰河倒退,使海平面上升,可能會淹沒地勢許\多低窪的的地區。

真的是這樣子嗎?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事實上所謂的「溫室效應」、「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氣候變異」等,都是科學家至今無法證實的理論,僅止於臆測,而種種為防止上述現象所做的努力,主要都只著眼於工業國家們的好處,某些措施,甚至可能會讓第三世界的窮國蒙受損害。

那麼,我們到底應如何是好呢?奮力看完本書後,其實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當然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極端的環保份子,但是,就我的體認,盡量地節約能源,少製造垃圾、少製造污染,也許\不會替我們的地球帶來什麼好處,至少可以替我們的荷包帶來好處,少繳點電費、水費、瓦斯費、油錢。對於即目所見的生活環境,也有很大的幫助,起碼天藍一點、水乾淨一點、空氣清新一點。

所以,縱使是完全站在自利的觀點,我們以往所知的環保作法,和本書所提到的種種環境理論,也未必有什麼矛盾之處。
展開
user-img
4.0
|
2005/07/02
這是Michael Crichton最新的小說作品,剛於2004年12中發行。與其說這是一本小說,倒不如說這是作者自己對環境保護這個議題上的看法,因為作者花了不少篇幅來說明所謂Global Warming(全球暖化)的未必與不可盡信,進而批評不少PLM來炒作這個議題。所謂PLM,是指Politics(政客)、Legal(律師),以及Media(媒體)。甚至小說結束後,作者以appendix方式補充說明世界上常有一些眾人皆以為如此的觀念,其實是無比的錯誤,因為都被PLM相關人等給誤導了,那是經不起科學方法驗證的觀念。但是人類卻因為某些因素,也許是愚昧、也許是自私、也許是死不認錯、也許是天生的偏見,讓錯誤觀念橫行多時。比如20世紀初的”優生學”概念,有多少政客,大學教授,甚至諾貝爾獎得主都一窩蜂的侈言支持優生學。發展至最後,納粹德國秉此觀念,幹下了以集中營大屠殺猶太人的悲劇。因此,本書對於眾人皆約如此的所謂溫室效應等全球暖化的觀念,做了明確的挑戰與質疑,因為人類仍然未能掌握地球的氣候變化趨勢。作者認為目前人類有限資料裡,無法證明地球正處在兩萬年前冰河時期以來天氣模式的哪個位置。是谷底而更熱?是更冷?更何況人類對於一週氣候都無法準確預測,怎能證明長期的氣候趨勢呢?那些高論全球暖化的人,在Michael書中,似乎成了騙子。這是很嚴重的指控,明顯牴觸不少自由派的觀點。只是這些暢銷書作家,很顯然對於選擇小說主題,都有意去挑逗部分讀者的企圖,比如Dan Brown的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挑戰耶穌與上帝信徒的觀點。造成話題,進而吸引讀者購買小說來一探究竟,似乎才是這些暢銷作家的商業意圖。

這本小說一開始跟海嘯有關,2004年12月中發行,12月下的耶誕節就發生南亞海嘯,驚人的相似!書中的人物角色的功能是有點誇張,有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國安特勤人員,有幾近無能卻又可以在南極存活、在南太平洋小島上食人族倖存的律師,有看似迷糊卻又命大的漂亮女秘書。甚至有一位顯然是影射電視影集「白宮風雲」中飾演總統的演員馬丁辛的角色,作者讓這個自由派環保份子演員被食人族生吃。好萊塢賣座電影元素,如海嘯、南極冰河、暴風雨與閃電、俊男美女冒險除惡、科技(環保)、食人族,顯然都已放入書中,以為日後改編成電影之準備,場面之大將不輸賣座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作為小說,本書我認為不及格,太多的單邊論述;但是作者要表達的環保議題,卻是蠻有趣的。豐富的數據資料,可看出Michael Crichton一貫要求精準的寫作模式。
展開
user-img
5.0
|
2005/06/20
在豪雨籠罩的這一周裡,看完這本厚達700頁的書,一時間有些茫然和迷惑,我該把這本書當科幻小說看嗎?或是一本真實紀錄?我們一直掛在嘴上的溫室氣體、氣候變遷,到底有多準確地描述事實?或只是個尚待測驗的擬說模式?

同時我要給作者和譯者大力的鼓掌,情節緊湊且節奏流暢,讓我像之前看《奈米獵殺》一樣, 奮力的在深夜裡看完《巨著》。 那次只看了二個晚上, 到最後還有點害怕背後要出現黑霧。這次則是開始懷疑,全年年底的南亞海嘯是人為的吧?這次的超大豪雨也有點不尋常喔!

本書中穿插著參考文獻和圖表,除了顯示作者的用心求證之外,也讓我們對數據分析的本質有更深的省思,科學研究方法也有弱點或盲點,即使在知名期刊上的文章,也不會永遠是真理。
展開
user-img
5.0
|
2005/06/14
這本書是近來最容易閱讀的一本小說,內容雖引用許多科學論文研究數據作為支持,但卻不會讓人無法覺得深奧而無法理解,作者的說故事功力更是無庸置疑,在閱讀的同時,腦海中已能出現如同電影拍攝的場景。

書中對一般人印象中的全球暖化話題有其獨到的見解,看完之後更是覺得自己的見解是如此容易地受到他人的操弄與影響,更要感謝出版社使用較易閱讀的字體大小,能使讀者閱讀得無法自拔時,仍能忍著酸澀的眼睛繼續閱讀,期待這部小說能早日拍成電影,一定是部精采絕無冷場的電影,推薦大家一讀。
展開
user-img
5.0
|
2005/06/13
不諱言,我是作者及譯者的迷,但我推薦這本書,實在是因為好看,而且也反應出很多現代的問題,作者及譯者以其自身的地位,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給大眾提供更多思考空間,最重要是他們不媚俗,敢於大聲說出與主流操弄者不同的意見,真是令人敬佩!

處在於眾多基本價值漸漸流失的現代社會中,我們真的需要有不畏民粹及不願媚俗的公正人士來對社會提出更多道德質疑,民眾也應學會了解不同意見,而不急於將人打入敵營。

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是期勉我們要能分辨並明瞭書中的知識,在這裡我要說,盡信媒體不如無媒體。當媒體成為政治工具時,民眾就要好好運用網路這工具,試著去找到真象,不要讓這網路僅淪為聊天室之用。

作者很勇敢地提出了對主流言論及媒體的質疑,他以做學問的方式來寫這本書,不光是為了要讓書更好看,更是充份發輝了一個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服務社會,透過他的書,可以為我們將來在看這類環保/政治新聞事件中,提供另一個思考的路徑。在很多似是而非的事件中,背後潛藏著的,常常是更多既得利益者的不軌意圖。

期盼本書大賣,讓這本書能給更多讀者助益。對社會更是有益。
展開
user-img
4.0
|
2005/06/13
《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的新作。克萊頓是一個有趣的小說家,他的知識背景包括:考古人類學系畢業、於醫學院繼續深造、並曾在沙克生物研究室做研究。

我想,正是這些知識背景,讓他可以寫出像《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奈米獵殺》……等等的科幻小說,當然,也包括他編劇的《急診室的春天》。

簡之,就我的理解,克萊頓的作品有一個基本的特色是:奠基在某種程度上的科學理論、並配合某些現實的科學技術,但發展出超越現實科學所能確定的可能,易言之,克萊頓有著奠基在科學理論上的豐富想像力。

當然,在此,我們必須要先對名詞有一個基本的瞭解,才不至於錯解了我以上的意思。我所謂的科學理論,正是借自孔恩所提出的科學典範(paradigm)的概念,亦即,科學社群中有許\多的「典範」是被假設為真、不一定經歷過檢驗的,因此,科學知識可以說是建立在一群科學家所同意的理論之上,不一定代表真實或真理。

我想,在這個基礎上閱\讀《恐懼之邦》,當能更瞭解克萊頓的用心良苦。

2004年有一部電影的主題和《恐懼之邦》的主題類似:《明天過後》(After Tomorrow)。電影探討的問題是:全球溫室效應造成各地天災頻傳,暴風雨、龍捲風、地震、海嘯、山洪爆發……等等。

就某個程度來說,《恐懼之邦》當然是在討論「溫室效應」和「全球氣候巨變」的關係,但是,隨著克萊頓不厭其煩地舉出種種科學反例,我們可以發現,克萊頓似乎更在意於破除我們對當今主流科學的迷信。

工業化的重工業使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增加導致溫室效應,而溫室效應將導致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若此,低海平面的島國就會面臨消失的危機……。這是我們廣泛並不加懷疑接受的科學「事實」。我們接觸到的各個媒介,媒體、政治人物、環保團體、甚至某些學術期刊的主編,都為以上的「信念」背書,彷彿這是已經被確定的真理。然而,是嗎?

在《明天過後》上映後,《科學人》曾經應景地探討過氣候變遷的問題。請讓我引用陳明德在《科學人》的文,來說明氣候巨變這一理論其實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堅固,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我們現在的氣候和以前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以及,與其說我們的氣候正在變暖,不如正視我們即將邁入下一個冰原期。

在陳明德的「南極冰心的古氣候記錄顯示,我們還可以暖和1萬6000年!」一文,他指出:『……由歐洲團隊所主導的「歐洲南極冰心鑽探計畫」(EPICA, European Project for Ice Coring in Antarctica)的最新成果,完整呈現了地球最近74萬年、主要由軌道力所驅動的氣候變化史。……這支冰心提供氣候學家首次有機會研究這塊對氣候變化敏感的極區,在氧同位素第11階的氣候起伏與振盪型式。……氧同位素第11階在氣候學上有什麼重要性呢?氧同位素第11階的氣候相當於我們現代所處狀況的間冰期,但特別的是,驅動氧同位素第11階氣候的軌道力週期變化的背景條件,與現代狀況幾乎完全一致。EPICA研究團隊也發現,當時的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與我們工業化前的狀況相當,……從這支新發表的冰心記錄研究可看出,氧同位素第11階的溫暖氣候大約維持了近2萬8000年之久,無論從記錄中的大氣溫度與溫室氣體濃度等背景值來看,這樣的宜人氣候與現代氣候狀況並無二致。若以這樣的證據推論之,我們所處的現代氣候,由於相同的軌道力週期變化背景條件,也應該可以維持這樣長的時間。古氣候資料顯示,地球上一次冰期結束的時間距今約為1萬2000年,所以我們現代的溫暖氣候與生態環境,應該還可以持續約1萬6000年,可說是相當長的了。』*1

當然,毫無疑問地,也有一群科學家相信冰原正在融化、海平面正在上升。然而,正如克萊頓所提供的數據,整個情況是很混沌的、不確定的。例如,有些地區的冰原是在融化沒錯,但很少量,或者,更多其他地方的冰原更冰了;要不,那些被指稱上升的海平面,是經歷過數十年才稍稍上升個半吋,幾乎等於沒增加;那麼,二氧化碳有沒有增加呢?有,但是在過去五十年,二氧化碳只增加了百萬分之六十,對比於整個大氣層,就相當於一隻鉛筆在一個美式足球場上的體積。(見:「蛇紋」一章)

作為一個關懷環境、但沒有科學知識的人類,我得要承認,這是一個很令我驚訝的宣稱,然而,我完全同意克萊頓的想法,也就是,指出氣候變遷理論的不準確性、溫室效應的有待商榷,並不就可以被草率地等同於反對環境保護。只是,克萊頓顯然認為人類不可能不干預自然,因此,他提出來的是一種「經營自然」的觀點,並因此,他認為「保育」、「保護」並不是我們在面對自然環境時正確的態度。

(要注意,這裡絕對沒有允許破壞環境,而是指出既然自然是處在動態的不平衡之中,人類面對自然的態度顯然很難說保育或保護,因為人類對自然的知識沒有足夠到可以去保育;與此同時,「經營自然」則可以和當今的環境運動共存。)

(我不想在這裡討論,克萊頓是不是人類中心論的擁護者,也不想苛責克萊頓沒有在一本科幻小說裡、仔細描繪他的經營自然的哲學是如何可能的;事實上,我認為他在環境倫理學上的討論不夠細緻,以致自身論點矛盾*2,並且對環境保護運動的同情不足。)


除了對科學理論的態度,應該要能排除純粹信仰、無證據支持的偏見以外,克萊頓對恐懼的國度的見解,也很值得我們讚許及討論。

克萊頓指稱:『每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如果要控制人民的行為,使他們安分守己、溫馴聽話,使他們開車靠右、乖乖繳稅,最好的方式就是恐懼。……儘管某個特定的恐懼原因改變了,我們依然離不開恐懼的糾纏。恐懼滲透到我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我們自以為住在不同的國家──法國、德國、日本、美國──其實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國家:恐懼國。』

我想,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社會控制顯然是無所不在的,而誘發人民的恐懼,又似乎是保障統治者的權力的最好方式。然而,這是怎麼運作的?

克萊頓提出一種「政治---法律---媒體復合體」的答案。亦即,這三者結合成有力且穩定的社會機構,政治家需要恐懼來控制人民,律師需要危險來興訟、賺錢,而媒體需要可怕的故事來吸引觀眾,與此同時,這三者的結合也很有說服力。此外,大學也和這個復合體聯手,成為恐懼的製造工廠。大學發明新的恐懼、製造新的社會焦慮、規範新的限制,換句話說,恐懼之邦如果沒有大學這個幫兇,是不可能存在的。(見:「聖塔莫妮卡」一節)

《恐懼之邦》是一本科幻小說,但是,正如克萊頓自己指出的,這是一本他花了三年多閱\讀過眾多期刊論文後,精心寫成的,每個數據和說法都附有詳細的註釋(根據洪蘭和曾志朗的背書,這些註釋都可考),因此,它雖有幻想之處、但也有真實,同時,還有著很深刻的理念。

我基本上比較願意把《恐懼之邦》理解成一本,小說家為理念而寫的書,在我看來,這本書的主要情節並不在於故事性、而比較是由理論和資料堆砌而成的,只是當然,其中仍然有精彩的故事性。

至於克萊頓的理念,我認為是:指出為意識型態服務的科學的虛偽性,強調科學不應先預設立場、或先有目的。我覺得這個觀念是正確的,只是,這或許並不太容易實現。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本精彩的書,值得一看究竟。


*1:參考自:科學人網站:http://www.sciam.com.tw/news/newsshow.asp?FDocNo=482&CL=32
*2:克萊頓指稱由於我們對自然的知識永不可能足夠,因此保育不可能,然而,假如這是對的,那,我們的知識又何曾足夠到讓我們去管理自然呢?管理顯然要預設對管理之物的瞭解。

Michael Crichton,2005,洪蘭譯,《恐懼之邦》,台北:遠流。

copyright © 2005 Fran Wu,在註明作者與出處的前提下,允許任何媒介的自由引用與複製,並開放修改的權利。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