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5折$ 285
4.5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6/12/14
以前甚少接觸博物館學這一類的書籍,抱著一種沒有任何期待的心情閱讀這本書,才驚覺其實我們長久以來忽視博物館所能帶給我們的意義,絕對不僅止於休閒時的觀光景點或旅遊娛樂的場所,而是具有更深層的內涵,透過各種形式參觀博物館或紀念館,在不隻不覺中我們的思想或長期所崇信的價值行為,可能一點一滴的,以一種連自身都難以察覺到的速度,慢慢的改變,尤其是本書中所強調的紀念性博物館(Memorial Museums),這種具有歷史價值的博物館,比起書面資料或文獻記載的形式,更能夠直接觸發群眾內心多樣複雜的情緒,並且得以在歷史洪流中妥當的保存下來而不致使世人遺忘,進一步傳達各政權或社會所擁護的理念。

  本書第五章所討論的猶太浩劫紀念館,是一個非常顯而易見的例子。尤其納粹政權迫害猶太人,算是一個長時間且大範圍的行動,造成的影響之鉅大與複雜,絕非透過三言兩語能夠輕易的傳達給未曾直接經歷那樣一個時代背景的新世代族群,或是非納粹佔領國家的人民,因此透過紀念館的設立,不僅能夠保存歷史遺跡,更能凝聚群眾的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甚至鼓舞人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活下去,在悲憤傷痛的歷史記憶背後的意義,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具有正面啟發性的功能?姑且不論建造這些紀念館背後所代表的政治立場或擁護的目標為何,倘若透過展覽能夠帶給人們深沉的省思並與自身處境產生連結,未嘗不是美事一樁!尤其像書中所提到的荷蘭安法蘭克之家,透過一個女孩的日記,讓人們體會當年恐怖的氣氛,沒有太多的文物,卻真實的保存安一家人所藏匿的小閣樓,讓參觀民眾能夠更輕易的進入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幽暗空間,遙想安的心境感受,比起怵目驚心的相片或文物少了許多沉重,更能夠透過這樣清晰動人的力量,繼續鼓舞倖存者或是千千萬萬猶太子民甚至是其他種族的人們,積極樂觀的生活下去,這樣的紀念館或許不若一般我們所刻畫紀念館的形象:怵目驚心的相片、受難者的遺物、多樣的文獻等等。然而我認為,這樣貼近真實生活的展覽形式,更能引起參觀者的共鳴,當然也更容易讓他們在觀展後,進一步思考展覽或整個事件的意義價值。

同一個事件,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所建造的紀念館所欲傳達的理念可能大相逕庭,目標也完全不同。像猶太浩劫在荷蘭和在以色列或美國,便因為觀展族群、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已另外一種方向來呈現這一個展覽,例如在以色列,可以從其成立宗旨發現,此館強調以猶太人觀點及觀眾為本位,而非如安法蘭克之家以教育青少年為目標,雖然猶太浩劫不曾發生在以色列的土地上,但是以色列政府為了凝聚民族愛國意識、強調族群認同、傳承歷史記憶及增加人民之憂患意識,不但該國法律規定高中生及軍人必須前往參觀,展覽的內容更加強調猶太人的集體命運及英雄事蹟,雖然2005年後逐漸由集體的英雄悲歌轉為個人的哀悼, 然而我們依然可以透過這樣的轉變,觀察這一個國家民族對於宗教、政治及社會環境的變動,並且體會到不變的是,這樣的紀念展覽,最終的目的不僅僅是將歷史記憶銘記於心,而是凝聚國民的愛國意識,時時刻刻提醒人民沒有國家的可悲。   
而在美國,又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氛圍。不是猶太浩劫發生的地點,人民也不是以猶太民族為主,建造這樣的紀念館的意義更顯複雜多元,除國內外政經局勢的轉變,還有美學因素的考量,常常也助長了美國人民以身為解放者的角色的認同。然而這個紀念館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展覽呈現的方式,宛如真正的集中營,氣氛詭譎冰冷,參觀動線的設計讓觀眾彷彿透過受難者的眼睛,經歷這一場慘絕人寰的屠殺,更能夠體會真實恐怖的感受。另外,由於展覽內容過於寫實可怕,因此另外規劃了兒童的常設展,透過虛擬人物的眼睛,來訴說這場浩劫,最後甚至以奇蹟來鼓舞孩子們積極的面對,透過孩子們在觀展後的留言條可以發現, 多少對於孩子們的認知觀點具有一定的啟發性,雖然有些學者批評這樣體驗式的設計只是一種移情作用,無法轉化成積極的行動,然而這種以體驗與情感記憶為訴求的設計,已經成為其他紀念館爭相仿效的對象!   

一座紀念館能帶給我們的,遠比我們想像的多。後來我把第七章廣島原爆紀念館的部分也讀完了,心中不僅浮出這樣的省思。我們對於歷史的記憶,就是透過文獻史料和這些紀念館、紀念碑或紀念公園等等所建構合成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解讀歷史的觀點或立場,無論與這些紀念館所設之展覽類似或牴觸,我們都在潛移默化中,悄悄的被這些展覽所影響,讓我們重新思考事件的始末及歷史意義,而將這一部分的記憶永遠保存,不也正是當初建造這些紀念館的統治者所期待的目標之一嗎?
展開
user-img
4.0
|
2014/08/24
既穿越又固執於時空的記錄者~閱《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

關於「博物館」這個場域
博物館與圖書館之建立在於不斷地累積事物,建立所謂的檔案,企圖在一個地方包含所有的時間、所有的時間、所有形式,及所有品味,以建立一個包含所有時間的地方,然而其自身卻是置外於時間之外且永不毀壞─傅科
傅科所言,不只為博物館下了一最獨特的定義,亦點出了博物館的恆久性及超時空性之特殊定位。

「誰」的博物館
當你參觀博物館或觀看展覽時,是否曾想過為何展覽動線是如此安排?或是展示物品之陳列擺放是這樣編排呢?透過這樣一趟瀏覽歷程,你看到了什麼呢?說來有趣,近二年來,有機會瀏覽幾項特展時,我都忍不住隨著參觀路線思考著這些問題,並且試著讓自己成為策展人,試想自己如何規劃展示品與動線(究竟是以時間軸、流派還是地理區來規劃展區呢?),以及想藉由這樣的展示佈置,帶給觀者什麼樣的想像。
此外,亦會試著揣摩策展人的想法,探索策展者想透過這樣的編排,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一個故事?我們是否會如同策展人之苦心,循著步步參觀足跡,窺看出展覽主題意欲傳達之中心主旨呢?又或者我們只是視其為理所當然的安排(如時間序列是常見的展覽分區編排方式),而穿梭於其間呢?
本書作者即指出,博物館透過蒐藏和展示,以其空間為隱喻書寫並架構人類的知識體系,而其所架構的知識體系,在不同的時代脈絡下,由不同的論述所建構,而指涉著不同的知識系統。博物館透過其空間分配與規劃,書寫並排列世界文明史,並進行著人類文明史之繪圖空間,像大英博物館一走進正門,位於左手邊明顯位置的,即是象徵西方文明起源的埃及、希臘、羅馬之示,而非西方文明如亞洲、非及大洋洲等地的文物,於博物館中的展示多位於二樓或地下室較不顯眼的展區(頁26~29)。這樣的展區規劃,似乎正意欲讓觀者沈浸於其中時,於無意識中感受了西方文明的宏觀,而忽略了東方文明的典雅。
仔細想來,當我們觀看不同博物館時,或許需要同時保持既沈浸於其中之參與者,以及疏離於當下的旁觀者二種角色。讓自己時而沈浸其中,享受當下觀看展覽之各種投射情緒(無論是喜悅或悲傷),但亦要時而抽離其中,試以旁觀者角度冷眼而望,反思展物帶給自己的意義。

療傷與記憶:災難式博物館的意義
博物館的存在,除教育、娛樂之意義,亦具有保存記憶的功能。人是善忘的,透過歷史的書寫與博物館的展示,可讓我們記憶起曾經經歷的種種,無論是輝煌的時代,還是黑暗的時刻。而災難式博物館之建置,正是記錄著人類曾面臨的黑暗與悲傷,其主要存在之價值,除了教育,亦包含了記憶以及療癒。
在閱讀這幾個災難式博物館的篇章時,其實是很令人悲傷沈重的,作者選擇的猶太浩劫紀念館、廣島和平紀念館、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都是紀念著因人為災禍而導致的傷痕,並依其不同特質與呈現,分別探討了紀念館建造之政治、社會、文化等不同層面之意涵。例如在討論各國猶太浩劫紀念館時,作者探討不同國家對於猶太紀念 館設置之政治意涵;又如探討台北二二八紀念館,作者試從展場空間與展物擺設規劃,討論其呈現之氛圍,以及讀者留言條中所蘊含不同立場觀者對於展覽之思維。
不同於大英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海洋館等展館,其主要目的是帶給人們知識,甚至是娛樂,災難形式博物館成立之主要目的,則是透過一幕幕史料展示,提醒世人勿忘天災或人禍帶給人們難以撫平的創傷,並以此警愓世人應正視過去,邁向未來。對於當事者及其後代,更具有一種撫慰療癒之作用,藉由此一實體展物,獲得 心靈創傷的告慰。

誰的「眷村博物館」
走筆至此,想起了四四南村「眷村博物館」,或許,該館並不是書中所認定的創傷型博物館,事實上,四四南村運用了流行懷舊風元素,以及文創市集,採活潑方式展示眷村文化,但,在形塑出來的後現代懷舊風中,我的疑惑在於:(1)四四南村作為一個眷村文化記憶之保存之處,創造者是如何規劃此空間演繹眷村文化呢?是否其展示的樣貌,刻意地「文創化」了,進而再現了另一個「眷村文化」;(2)觀者,在一片石灰牆、紅木門、藍窗框中,感受到了什麼樣的眷村文化呢?是單純因著樣式古樸懷舊,而想拍照留念,還是想了解其中的故事呢?(3)四 四南村的住民們,對於這樣的變化,有什麼樣的感受呢?這裡,如實展現了他們的居住風貌,抑或是簡化了他們居住於此的美麗與哀愁之感嘆呢?是否,他們居住於 此的思鄉、無奈之情,幽幽隱身於門後,而始終未為人所窺見?而眷村生活在他們的生命中,是另一段不願憶起的記憶?還是只是一個生活的空間與紀錄呢?(4)究竟,這裡是「誰」的眷村博物館?「誰」掌控了這裡的話語權/展示權呢?
一連串的問號,埋藏於心底,也隱藏在一張張照片中…。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