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隱喻:時間、機會、攝影與決定性瞬間

中文書
藝術設計
9折$ 324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0/01/09
不同於市面上多數教人如何構圖與按快門的雜誌,\"灰色的隱喻-時間、機會、攝影與決定性瞬間\"與其說是本探討攝影的書,不如說它是一只跟攝影有關的哲學文本。猶記它被我從架上拿起來的時候,當下只打算隨意翻閱\。看到了作者談布列松與禪意,談到六祖惠能與金剛經,瞳孔不自主放大開始屏息細讀,內容遠超出了我對類似題材的認知。

這本書可以說是李昱宏博士論文\"Journey in a New Land-The Decisive Moment in Photography\"的延伸。在往常的概念裡,攝影是源起於西方而今普及在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行為,它不再是攝影師或記者的特權,而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工具\"。所以圖像泛濫有如空氣一樣無所不在,各種分類因應而生,風景、人物、自拍、商攝...純粹攝影、圖畫式攝影...LOMO、拍立得、銀鹽、數位單眼...,但是探討攝影本質的論述卻少得可憐,所以\"嘗試將屬於東方的見解與攝影結合起來\"(作者序),討論\"月下獨酌-李白與布列松\"、\"攝影之道-弱水三千\"、\"決定性瞬間與禪意,禪是一種超現實\"...等等這樣的野心,著實讓人耳目一新而倍感有趣。

雖然整本書圍繞著\"布列松-決定性瞬間\"反覆論述,但文中仍不乏大量攝影歷史以及名攝影家觀點;因為攝影與繪畫間的不可切割性,藝術上的爭論與探討也多作著墨。雖然作者以\"攝影的種類\"、\"攝影是一種藝術\"、\"論攝影者\"、\"攝影是一種紀實\"...等等標題,理性討論攝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與羅蘭巴特的\"明室\"相較,李的陳述如同他的攝影作品,擁有較具感性詩意的筆觸。就一個不懂攝影學的門外漢如我,李的論述與文句,對禪意、弓道、金剛經、甚至神話的解讀消化再轉敘,顯得非常易讀且有趣。值得一提的是,當我面臨苦於攝影瓶頸無法突破的困境,這本書提供了相當程度的安慰:

攝影同時反映真實,也反映創作者意識形態的目的。(p48)

在攝影裡,形式源於個人天生對於這個世界的感受能力(p172)。

攝影是一面鏡子,它並不是一扇窗。攝影師所做的是反映他自己的視界,而非多數人誤以為的世界。只是因為攝影所具有的工具性與理性,讓它成為一種極其灰色的獨白。...攝影是一種透過光線記錄事物的過程,而事物實際上已經在那裡,攝影所記錄的事物已經先於攝影而存在了,換言之,攝影其實是攝影者自我探索的過程。攝影者決定的瞬間,其實就是他自己心靈的反影(Berger 1980)(p195-196)

所以自己那原來以為走入槽臼的攝影風格,並不是手法的了無新意或者器材的不足備。而是我想藉由相機傳達的話語,讓無論在何地拍攝甚麼景物,都說出一樣的事情。所以攝影它成了心靈軌跡的日記本,而藉由省視,我們可以看見自己的變化。

本書另一個有趣的部分是點出了\"觀光客的凝視\"與\"旅者的凝視\"不同之處。到此一遊的yaya照,雖然表面上顯示了當下的存在,實際卻預告了影中人的死亡。蘇珊 桑塔格認為\"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是因為害怕遺忘\",儘管被拍照的人當時健在,但無法保證他們此時此刻依然存在。\"照片只對照片中的人有意義,...局外人互許\就無法在照片中找到靈氣。\"當旅行成為一種消費行為時,就大量複製這種死亡清單,到此一遊的說法成為一種先驗性的遺言。(p235) 而羅蘭巴特點出:\"當觀光客快門落下的聲響成了變調的喪鐘,...當照片逐漸泛黃而其所記載的生活也隨著照片被丟棄而消失,...觀光客的到此一遊成了憑弔的藍本。(p254)

即使不是藝術本科出身,也不那麼懂攝影技巧與理論,單單把攝影當作生活的記錄與樂趣如我,李昱宏\"灰色的隱喻\"提供了一次非常愉快與知性的閱\讀經驗。尤其是最後探討旅行與攝影間的關係,也提供了旅者(包含我)省思自身作品所具備的意義。究竟,那些一張張旅行期間的記錄,只是某種異國風情的收集,只為證明此時此處與平常生活的不同? 還是,它們真的合乎了\"旅者的凝視\"? 是否跟上了布列松口中\"決定性的瞬間\"?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