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石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216
4.5 /5
3位讀者評分
5
33%
4
67%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1/09/08
莫忘初衷


被我評為六顆星的好書「殺手之淚\」的法國女作者Anne-Laure Bondoux在2005年出版了這本「原石」,看完本書後,又再次印證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以作者為延伸閱\讀的選書法是不會出錯的,能夠寫出偉大作品的作者,其他的作品也不會太差;本書雖然比起「殺手之淚\」略為遜色一些,但也稱得上是值得一讀的作品了。

先簡單敘述一下這本書的故事大綱,故事完全圍繞在女主角貝拉羅莎身上,用最簡單的形容詞來形容這本書:「亂世佳人的貧女版」,她長得美豔動人且有對傲人迷人的乳房,但這卻沒有帶給她幸福卻引來一連串的苦難,加上她多災多難的遭遇,若說她是最苦命的女子也不為過。

她出生在窮鄉僻野的末薩谷,一個完全沒有希望與未來的貧困大地,她媽媽從小就跟著來往的商旅拋夫棄女而音訊全無,她父親因為農事而摔斷雙腿只能坐在輪椅不良而行,更糟糕的是連戰爭都打到莫薩谷來,她為了躲避戰火帶著家當與老父而開始流浪,她想從此擺\脫窮困的宿命,去外面的世界找尋自己的幸福。

在戰場上她遇見了獨臂士兵賈斯洛,同時也愛上了他,但貝拉羅莎沒有因此就尋覓到幸福,她在戰場上被流彈傷到腹部,雖然逃過一劫儉回性命卻從此喪失了生育的能力,傷癒後她帶著老父與情人繼續她的夢想旅程-當一個成功\的流動商旅,只是苦難仍舊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現,她的情人背著她到處玩女人,貝拉羅莎一度被邪教勢力擄走差點被賣到風塵,她好不容易以自己的技術與眼光發明了拉鍊這個商品,卻被奸商吞走所有成果;當最後連相依為命的嘮叨老爹都撒手西歸。

當然,讀者應該可以猜想到女主角一定是百折不撓苦盡甘來,是的,的確如此,但如果只是這樣子,這本書便沒有一讀的價值。

讓我曝雷一番好了,反正這本書的精彩處並非在故事起承轉合之間,最後並沒有獲得什麼公主王子從此就過著快樂日子的歡喜結局,貝拉羅莎也沒有掏金或經商成功\發大財,也沒有遇到白馬王子,依舊和她那位外遇成性的獨臂情人在一起。

換句話說,本書雖然有勵志書的外貌,卻沒有勵志書的膚淺庸俗,真正讓我感動的勵志元素是:「苦難下仍然莫忘初衷!」、而非「有志者事竟成」那種腦殘不符現實的洗腦。

回到書名:「原石」,每個人都猶如一塊原石,至於裡頭到底蘊含的是寶石還只是尋常石頭,除了靠命運與環境的雕琢之外,人之所以與石頭不一樣,是人可以靠自己雙手努力雕琢出自己的命運線條,可以靠雙手挖掘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璀燦人生。貝拉羅莎沒有放棄自己這顆原石,我喜歡字裡行間所透漏的堅毅人生觀,而不是無聊勵志小說中那種老套的逢凶化吉宛如打電動打妖怪的過關斬將。

我喜歡這類宛如人生旅程或旅程人生的作品,在人生旅程中從這裡盪到那裡,努力追尋著屬於自己浮遊宿命可以安身立命之處所,旅行代表一種「停損」的生活態度,貝拉羅莎不停地流浪,當心靈生活的困頓無法解決時,她很自然的選擇離開去尋找下一個應許\之地,生活在此處既然如此讓人失望,希望何妨在他方?離開未嘗不是另一種面對的方式。

貝拉羅莎給我的起示是,雖然我們無法選擇人生,但卻可以選擇面對人生的態度。態度對了,人生就圓滿了,人生要能圓滿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悟透人生中就是生生不息的循環過程與否,人生一如一顆圓石,還沒磨出真正內在底蘊時,永遠都還是科原石,什麼是人生的循環呢?生命歷程有高潮有低落、有善人有惡棍,生命的循環本是一種磨練,唯有起點是不變的。


循環的終點往往也是原點,這本書最深刻之處就是「回到原點、莫忘初衷」

貝拉羅莎帶著殘廢老爸和殘廢情人以及家當,開始追求夢想中的掏金商旅旅程時,巧遇了從法國來拍攝的攝影師,這位攝影師曾經拍下了貝拉羅莎一家人照片,但由於當時沖洗照片曠日費時且貝拉羅莎等人居無定所,所以他們就無緣取得那張唯一的全家福照片。

多年後,貝拉羅莎又再度巧遇攝影師,而攝影師將那張已經有點折損的照片送給她……..我不會形容,容我當文抄公節錄作者的文字:
「貝拉羅莎小心意異地接過照片,看著凝結在紙上的三張臉孔:自信滿滿、容光換發的自己、開懷大笑得賈斯洛,以及僵坐在木桶上雙眼圓睜、充滿生命力的爸爸。…..」

歷經磨難的人看到了當年的自己與家人照片中的自信,作者要告訴我的應該就是人生其實可以回頭看,回首看看起點的自己,想想意氣風發自信滿滿的自己,或許\,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的靈魂。

當人生困頓時,回到原點想想初衷吧!謝謝安.蘿爾.邦杜教了我「莫忘初衷」這一堂課。
展開
user-img
4.0
|
2010/10/19
人生的旅程有如一塊原石,須經過磨礪與洗滌才會散發出如玉般的光澤。而作者在書中也闡明了這一層的意義,翻閱\這本由作者精心設計的情節,看著主角們用彼此的汗水與淚\水交織成命運,你是否對這書中貝拉的遭遇感到不捨,當角色對調時,如果你是貝拉你是否會像她這樣選擇面對命運與人生中的難題,當你遇到人性的貪婪與瘋狂時,是否會唾棄上帝給與你的遭遇?但是貝拉證明了『真正的幸福,從來不是甜美柔軟的,而是布滿掙扎與缺憾,核心才會閃亮珍貴如黃金』 。

當我閱\讀時我不禁感嘆貝拉所在西部拓荒的時代,想要擁有自由的權利、想要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反觀自己是否還這樣渾渾噩噩沒目標的生活下去,小說裡所隱含更深一層涵義,反映社會中最真實的人性,毫不掩飾的袒露出貪、嗔、癡,最原始且原石不經琢磨的本性,貝拉堅信自己的夢想與目標,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與財富,讀者們應該以此為借鏡與目標,向貝拉學習她堅毅的一面。
展開
user-img
4.0
|
2010/01/17
大家一定聽過豆芽菜生長的故事,為什麼我們自己種的豆芽菜生長快速,又細且乾,專家種的豆芽菜卻肥肥胖胖的?種子灑下時,在上面覆上一層重物,當發芽時碰到了壓力,就不會長太快,而且得使力往上頂才能找到空間生長,所以直直胖胖正是它越挫越勇的結果。這是一個常用的勵志小品,說明了環境對個人成長的關鍵性決定。

貝拉羅莎是個身材傲人、美豔動人的女孩,當戰爭侵犯她成長的家鄉時,她毅然帶著雙腳不良於行的嘮叨父親,踏上尋夢之旅,並期望在行程中找到當年追隨宗教而拋棄她的母親。貝拉羅莎腹中的子彈、一路上的顛簸和險惡,都無法阻止她內心奔放的狂熱,心中永不懈怠的希望之火,是意識裡終極目標的燈塔,正如同生命力旺盛的豆芽菜,讓自己越挫越勇,金錢、真愛、親情,夢想,組合成一部西部拓荒者的悲喜之歌。
伴隨舟車勞頓而來的有真命天子──失去左臂的中士賈洛斯、被中士搞大肚子的年輕女孩與初生的嬰兒,以及女孩的狗,一行人踉踉蹌蹌在通往西部道路上,也在生命路途上,學習並摸索著,何謂寬恕、夢想、智慧、毅力與堅強,貝拉羅莎命運中跌跌撞撞的事件,怎麼樣都跌不掉她堅忍的韌性和包容的愛。

閱\讀當下不斷互相佐證《原石》這本書與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愛心樹》(The Giving Tree),當小男孩一次又一次的對蘋果樹需索,受了傷再回來療養,尋求慰藉,樹也一次又一次無條件付出,有人把《愛心樹》(The Giving Tree)比擬成父母對子女的愛,我認為過於狹隘。就像安蘿爾.邦杜(Anne-Laure Bondoux)筆下的女主角貝拉羅莎,不僅對自己的男人偷腥一次又一次原諒,她在父親的暴戾之下看到孤獨與絕望的籠罩,甚至願意接納懷有愛人賈洛斯孩子的女人,還有出生的嬰兒。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愛心樹》本身並非用自己的無怨無悔企求男孩有朝一日的歸來,如同貝拉羅莎也非用自己的寬大為懷期盼贏得賈洛斯忠貞的愛。

是溫暖、是依賴,貝拉羅莎有著像樹一般的懷抱,替樹下的人們頂了大太陽,也遮蔽了狂風暴雨,大樹的慈愛及溫柔自然而然吸引了眾人所希冀的安全感;此外貝拉羅莎內心剛柔並濟,縱使她無處訴說夢想與孤單,然而身邊吵鬧喧嘩的親人愛人與朋友,卻是她一次次站起來的動力。
「我依賴著你們對我的依賴,所以我才能更堅強。」也許\這是安蘿爾.邦杜在書中未多著墨的故事原型。

安蘿爾.邦杜在《原石》中用真摯的筆觸,寫下簡單的生命歷程,有高潮有低落、有善人有惡棍,生命的循環本是一種磨練,當最後似乎都是Happy Ending時,可曾想過,抵達成功\的頂點前,我們是否在安逸中喪失鬥志,也在逆境中消磨了熱情。與其說安蘿爾.邦杜用女主角貝拉羅莎這樣的角色詮釋女性的堅忍不拔,倒不如說是用這樣完美的故事,來闡述她對生命的感謝和的安排。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