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給時代:1930年代臺灣的珈琲店文化

中文書
人文社科
9折$ 252
4.5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14/03/04
  在我的印象裡,1930年代是一個戰爭初始的動亂時期,有太多時代分裂的因子都是在1930年代發生重大的起始與變化,所以我總是用悲情的觀感來面對這個年分數字。不過,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聯想──原來,1930年代也可以是平民娛樂消費、充滿個人獨特氣息以及青春粉紅味道的「女給時代」。

  我以為能利用報章雜誌寫出動人的日治生活史,唯有陳柔縉是箇中高手,本書的出現也扭轉了我的印象──作者廖怡錚亦是用力於當代的報章雜誌等史料,方能完整而細膩地勾畫出1930年代的珈琲店文化與女給這個新興職業婦女的形象,並且善於鎖定有趣的八卦小文,讓女給的生活史、與顧客的互動歷程得以呈現得生動又活潑。書市上多虧有這些「歷史偵探」的用功與心細,從還有一絲生命力的第一手史料中抽絲剝繭,為我們重塑出日治時代的平民生活,並重新感知那個年代的人文溫度,方能改變我們原本觀看歷史的嚴肅角度。


  本書最大的特色與優點,不在於作者鉅細靡遺地重建珈琲店文化及透視女給豐富的生活史,而在於她為珈琲店與女給註下定義的歷史態度:「這本書的目的是,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的珈琲店和女給,而不是讓我們『覺得』原來當時的珈琲店不是現在的珈琲館,反而是酒家、茶室。……因為如果我們覺得,酒家、茶室的前身就是日治時期的珈琲店,那麼我們便很容易拿著記憶裡對於酒家、茶室的認知和概念,去尋找它們和日治臺灣珈琲店的連結。換句話說,我們就變得『只』看得到酒家和茶室的特質了!」

  作者不會粗魯地硬將珈琲店與女給這個日治時代特有的娛樂現象與我們現有對酒家、茶室的認知畫上等號,雖然這麼做,對她解釋起珈琲店文化會比較輕鬆,但是也會因此少了一些創新的詮釋思維,珈琲店與女給的定位與形象更不會下得如此精準而妥切。

  為了讓讀者了解女給在珈琲店文化中所扮演的確切角色,作者下足了功夫,在官方文獻與報章雜誌上尋找線索。首先,她找到官方的定義:「在珈琲店客席之中從事陪侍接待的婦女。」並且也找到了女給不等同於娼妓或酒店女郎的客觀佐證:「當時也是會有官方或是民間團體在珈琲店召開會議,……珈琲店可以作為一個正式公共場合。……在可以容納近百人的大型宴會廳中,大家是規規矩矩地坐在那裏開座談會,女給們也很賣力地在為大家分送餐點飲料,嗅不到一丁點兒的情色氣息。」

  雖然女給也有娼妓化的隱憂,但當代也不乏為了能夠將進出珈琲店的行為道德化而出面鏗鏘發言的人士,他們對女給的看法與論點相當有趣:「他們將女給安排在近代的、摩登的、自主的、職業婦女的位置上,並且用男女公開社交、自由戀愛的口號包裝顧客與女給之間的關係,強調珈琲店的消費,不再是以往傳統的尋花問柳、花天酒地等,需要遮遮掩掩、避人耳目的性消費,而是近代男女之間,一場正正當當的公開社交。」

  我想,大概就是從這同時具有摩登進步與情色等象徵意義的曖昧不明中,讓作者找到了以「戀愛遊戲」詮釋珈琲店文化的靈感。作者說:「珈琲店提供顧客一個消費摩登的空間,女給則是販賣著限時戀愛遊戲的票券。」

  「限時戀愛遊戲」,走進珈琲店就可以嚐到,走出珈琲店之外即可回到現實人生──這個有趣的說法帶著一點奇幻、魔法的味道,甚至可以比擬成電玩中所謂「戀人養成遊戲」的感覺,要經營、要培養、更要儲值一些金錢,才能養好一個戀人關係──我相當喜歡這個可愛而又具創新的詮釋觀點,作者這麼一比喻,很容易就讓讀者理解女給的特殊地位,而不會與娼妓或酒女等形象牽扯在一起。

  作者在自介中說道:「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讓大眾們看見,在背誦與填鴨式的教科書中所看不見的歷史記憶。」我認為作者確實做到了。也是,歷史是由人組成,我們在讀歷史的時候,往往會遺忘這些大人物也曾經是人,或是這些化成白紙黑字的事件現象也是由人的七情六慾所造成的。謝謝這些歷史偵探為我們喚回這個平易而可親的感覺。
展開
user-img
5.0
|
2012/11/07
我必須要說,這是一本無懈可擊的書,我是偶然在學校的書店看到的,本來只是想隨便翻翻,但是越看越有趣,比想像中好看,讓人驚艷。作者把無聊的歷史,描寫的活靈活現,彷彿帶我們回到1930年代。

女給,這是個曖昧的行業,看似好賺,但是咖啡店的剝削.還有某些不懷好意的客人,導致女給的風險很大,而且很多女給是養女,賺的錢還要被養父母拿走,表面上的風光,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

女給和客人之間的關係,像一場愛情角力戰,誰輸誰贏?全看自己的本事!比現今市面上,氾濫的兩性書籍好看太多。

自由戀愛,在現今已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在那個年代,還只是口號而已,女給想要從良,嫁個好人家,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其實很難,比例上並不高,這也讓我深思,這算是一種大時代的悲劇嗎?兩性平權.自由戀愛?聽來還真是諷刺!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