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之旅:自性的追尋

中文書
心理勵志
79折$ 379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4/05/04
用蛹化為蝶的譬喻來說明一個人由追求社會面具而後轉向內在自性,最終獲得轉化的歷程,雖然這已是許多文學和文化中出現過的主題,但仍然是美得可以!

榮格與佛洛伊德正是在這點上有著看法上的出入。關於美、藝術、無私奉獻,或其他促發人類高尚行為與心靈之追求的路徑,後者堅持是性欲力的「昇華」,前者卻用「轉化」一詞來說明心靈能量從某途徑到另一途徑的分配情形。作者Murray Stein解釋道,Transformation的字源來自trans和forma,前者是「跨越、越過、在另一邊」,後者則是指「形勢、輪廓、形狀、意象」等。而本能活動(或性活動)與藝術表現兩者的關係並非是後者由前者而來,它們其實有共同的源頭,是從同一個能量儲存庫中被汲取出。因此轉化是原發性的,不是次發性的。而各種精神或人物的意象則會促發轉化作用的發生,例如史懷哲的事跡或宗教人物的意象等。

而所有諮商師與治療者必須注意的是,本書簡要說明了榮格在《分析心理學》中的創見。榮格以為,傳統的精神分析並未注重案主潛意識與治療者潛意識間的交流,只把重點放在案主的意識與治療者潛意識的關係(移情),以及案主潛意識與治療者意識間的關係(對移情的分析與詮釋)。而在督導關係中,則探討案主的意識與治療師潛意識的關係(反移情)。

當中沒有被佛洛伊德認識到的,也就是兩者潛意識的交流(也是某種型式的反移情),則具有重要的轉化作用。相信許多有經驗的諮商師都會同意,這樣的關係是最深刻且痛苦的,而且有時令人難以察覺。他會以夢境、幻想或白日夢的方式出現,許多治療者會在此刻採取否認、退卻或理智化的方式來應對。它們必須以合體(意謂著雙方都必須放棄自己的認同或權威)的方式,過程中既吸引又背叛,雙方的潛意識內容交織著複雜的愛恨,而後才有機會創造統一的意象,提供轉化的機會。也只有兩人在深度潛意識的層次結合時,轉化意象的啟動最常會發生。而這也是榮格認為心理治療過程中的最後一步(其過程可分為:告解、釐清、教育、轉化)。

在解(塔羅)牌時,也會開啟這種過程。因為牌面的元素是複雜的構成(不論托特或偉特系列都是如此),允許雙方的潛意識內容去做投射。當然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創造「統一的意象」,但這卻為深度的治療埋下了伏筆。

屏除諮商不談,回過頭來談我們自己。轉化對你的價值何在?這個過程開始了沒?那些我們中年以前汲汲營營去爭取的社會認同與人格面具,現在它是資產還是負債?這系列的書沒有易讀的,如同轉化的過程從不輕鬆一樣。

愛智者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