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

中文書
心理勵志
79折$ 410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5/02/02
精神分析理論、客體關係理論,或現在常常用心理動力理論來統稱,一直都是心理治療領域之中最諱莫如深的境域,遑論其中又因為歷史演變、派系傳承、應用對象之異同而衍生出的一堆讓人有聽沒有懂的概念(自體、客體、本我、自我、超我、自體心理學、自我心理學、獨立學派............),甚至一模一樣的名詞,也會因為從不同學者嘴裡講出來,有不一樣的意思;也有那種不同人講不一樣的詞,但其實內涵是一樣的狀況......
種種一切都造成這個領域變得很不容易親近。
這本書值得大推,作者把這個從佛洛伊德以降,橫跨超越一世紀的龐大體系做了一個整理,可以讓人讀得懂(這很不容易,這方面的書常常都讓人似懂非懂、不知道在講啥,經過翻譯就更悲劇......說起來這本書的翻譯也是值得大大鼓勵),把很多重要的概念說明清楚,並且有案例做搭配,更容易理解。
當然,作者還是有省略一些東西,像是在嬰兒心理發展上,Klein著名的「妄想-分裂位置→憂鬱位置」的概念就沒提到,不過,他把Mahler的「自閉→共生→分離個體化→客體恆久性」講得超清楚,其實就是認為Mahler的概念包含了Klein的部分。然後不同發展階段可以對應到一些嚴重的精神疾病。發病就是一種退化行為,看那個人退化到哪裡去。小時候沒被養好,長大自然容易出狀況。曾有一本書說,因為現代的教養方式,父母太忙,無法好好回應孩子,21世紀將是邊緣性人格的世代,看待世界非好即壞,還會快速翻轉,西方可能是這樣吧;我自己倒是覺得台灣變成了自戀性人格的世代,自戀性人格肇因於父母的同理失敗,導致個體無法順利處理壞的自體表徵,只能將其投射出去,造成貶抑他人、唯我獨尊的狀態,其實心裡很自卑空洞。
作者將邊緣性人格和自戀性人格擺在嬰兒心理發展的隔壁,都是在分離個體化的末期出了問題(父母要不是自己也有問題就是太忙了分身乏術,無法在心理上好好地養孩子),然後自戀性人格比邊緣性人格的發展好一點點。他們在發展到「客體恆久性」這一步方面,都不怎麼成功。一樣,都是物質主義、資本主義、唯物主義盛行之下的產物。生理和心理一樣,關鍵期的餵養如果缺失,有時候會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台灣現在親職教育有在推廣(至少電視節目和書籍變多了),可能會慢慢進步了吧,不再只是「吃飽就好」的過時觀念,但是現代父母親這麼忙碌,真的能有心又有力嗎?孩子建立依附的對象是父母,還是爺奶保母或電視?太複雜了,只能確定的是,地球會一直發展,我們這一行不可能失業。
當然啦,就算小時候有養好,還是有可能生病的,畢竟人一輩子都在與環境互動,生病可以看成是退化,然後找出相似之處&可以概念化和介入的地方。
書的前半段是概念的陳述,後面是技術的說明,這也免除了動力理論常常被人質疑「我知道病人為什麼會這樣了,很好,那然後咧?接下來要怎麼處理?」的問題。
最後甚至連結到文化和神話,相當有意思。世界各地的神話,像是西方的創世紀或是東方的盤古開天(還有其他地方亦然)都經過驚人的巧合:天地先是一片混沌,然後天地會分開,漸漸地會有其他東西加進來,越來越豐富,核心都是「分化與整合的循環與成熟」。而這樣的過程,和嬰兒的「自閉→共生→分離個體化→客體恆久性」其實非常類似!在生物課本上讀過胎兒發展歷程的人應該記得,嬰兒在十個月的發育過程中,就好像從低等生物一路進展到高等生物的過程,彷彿是把生物進化史走了一遍。而心理發展也與神話文化有這麼驚人的相似性,這是什麼巧合、因果或是必然性呢?
很有趣,下一本要讀的書就是神話學的經典名著「千面英雄」了,後頭還有榮格的個體化歷程,一路貫串啊!
總之,這本書很值得讀,不過建議要能專心的時候再讀。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