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惡魔學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297
4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10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15/04/06
在歐洲,惡魔的概念是附屬在神的概念下不斷發展起來的。在基督教中,神,是作為一個絕對至善而存在。但這個概念無法解釋人世間的各種邪惡、無知與脆弱何以發生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創造「惡魔」這樣的角色,來補充神的意象。

合先敘明,許多讀者可能不熟悉《舊約》與《新約聖經》的編纂過程,與當中上帝形象的變化。在《舊約聖經》裡的上帝是個喜怒無常的人,一般人看來一定很難想像,為何印象中完美慈善的「神」竟有著如此的暴戾之氣。但在《新約聖經》裡的基督,則改頭換面,成為一位我們比較熟悉的基督教神祇,慈悲、關愛、最終更為了人類而自我犧牲。

為什麼兩個版本的神會有如此的差異呢?這個問題困擾了許多信徒。為了使舊約與新約中的上帝形象能夠一致,各地教會的神學家提出了不同看法,甚至有認為舊約中的上帝其實是惡魔,新約中的耶穌才是真神的說法。這些不同的理論後來逐漸定於一宗,與最終版本不同的其他解讀則被視為異端,受到很大的迫害。惡魔觀念的產生,其實和基督教神學觀念的建立有相同的背景,可以說,惡魔其實就是上帝觀念的補充。神學家先建立上帝的形象,然後餘下的就以惡魔的說法來填補。因此,基督教內不同派別既然有不同的上帝形象和創世神話,當然惡魔也就有不同的樣貌與事蹟。

有趣的是,基督教惡魔的名稱其實包含了許多不同異族的主神,例如熟知的Baal(巴爾,閃族人的神)、Astaroth(雅斯塔錄,腓尼基女神)、Dagon(大鞏、非利士人的神)等。猶太人在小亞細亞一帶建國與流浪的過程裡,與當地各部族與文明有過各種競爭與衝突,這些族群所信仰的神祇,很自然地被猶太人視為惡魔的代名詞,最終以貶抑的形式將他們紀錄下來。隨著中古基督教世界的階層化與教會統治階級的確立,天使與惡魔的分類跟等級也隨著複雜了起來。

這本書就是在上述背景下產生的,從惡魔觀念的建立、種類,到基督教不同派別對惡魔的看法,最後則談到中世紀最著名的女巫。女巫其實也是惡魔的一種,只是在中世紀之前,這些崇尚母神信仰或以薩滿形式存在的異教徒與祭祀行為雖不被贊成,但並沒有被刻意彈壓。然而,隨著伊斯蘭教的興起,歐洲境內對異教徒的氣氛轉趨敏感,遂逐漸將這類信仰視為是不可饒恕的犯罪。惡名昭彰的《女巫之錘》(1486)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這個獵女巫的運動不僅針對異教徒,更包含各種異議份子,敵對政客,精神疾病的患者(癲癇、思覺失調症、或有憂鬱自傷傾向的病人),被性侵害的婦女及性工作者等。教會用各種荒謬的方式將他們定罪,展開一場大規模的社會肅清,若你曾細讀這些史料,必會像我一樣感到不寒而慄。

總結說來,不論是上帝、天使還是惡魔,他們的形象無一不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有不同面貌。因此,人心才是造作這一切的起源。當我們回頭看這一切時,或許會覺得歷史荒唐而殘酷。願我們能記取這份教訓,用更寬容的心來理解各種信仰和社會現象。


愛智者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