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

中文書
人文社科
9折$ 297
4 /5
3位讀者評分
5
33%
4
33%
3
34%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14/02/19
作者開宗明義的說明,研究獨居並非以個人生命經驗出發,
自己身處有老婆有孩子的核心家庭,順帶一提的是曾享受過獨處的愉快。


以大環境而論,社會脈絡推著“家庭”前進,
過去社會推崇的大家族群住,到近年堪稱主流的核心家庭。
而Robert Wood Johnson基金會投資大量資金贊助,身為社會學教授的作者展開對“獨居”的調查,
似乎意味著,嗅到獨居的重要性將節節攀升。


本書的過半章節伸張了獨居的正當性與必然性,
並以大量幾近令人無法喘息的數據,“逼迫”讀者認同獨居將蔚為趨勢。

以我對內容的理解,獨居不是心理變項,而是一種選擇的生活方式,
舉例而言,人選擇以獨居作以維護自己生活風格。
或是一種暫時未踏入親密關係,在等待中的生活方式,
即便不是人生最終目的地,也可視為人生道路中的一個過渡時期。
這樣的選擇在強調,
與其為了避開獨居所受的歧視(例如,租房、人際交友)、內心爭執(例如,獨居是不健康的)...等因素,視獨居為暫時從關係中休息、不因慌張而胡亂抓另一個人作伴的狀況,
獨居將應該成為社會可認可的狀態,允許人們擁有這樣的選擇,或許更能有意義增進心理健康。

作者認為處於獨居狀態,多數來自於三大族群:
黃金單身男女、從親密關係中離開的人(包含離婚喪偶...等)與選擇獨居的老年人,這三種族群有各自獨居的理由。而最先令人擔憂起的為老年人。
老年人看來最沒有獨居的條件,身體狀況、自理能力等不確定因素,成為社會隱憂,
特別在高齡社會的到來,多數無力照顧的人傾向以安養機構作為更好的選擇。

然而作者訪問的幾位獨居老人則不這樣認為(或許因為他訪問的對象均已選擇獨居作為安享天年的方式),搬與子女或家人身邊一起住確實是可行方式,優點是生活機能會更加便利,缺點在於失去自主的權利,當別人過度干涉自己的生活時,必然需要調整或修改自我意願,這樣的模式在身體還算健康的老年人身上可不樂見。年過半百,度過這麼多的年頭,擁有自己習慣、舒適的生活樣貌,如能維持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而選擇獨居要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像是滑倒、病發等意外發生時,身邊沒有照應則較危險。

由書中陳述,國外較先進的地區已發展出,專門租房給獨居者的住所,獨居者擁有自己的小公寓,既能保持自主性,也能與年齡相仿的人發展人際網絡,且彼此能有照應。
國內據我所知,位於林口長庚的養生村,已在實踐這樣的理念,讓年紀較長的人們,
在擁有完整的醫護人員與醫療設備的環境下,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獨居或是有室友,
選擇有興趣的課程學習,建立人際關係等等,樂活晚年時光。


另兩種族群(黃金單身男女、從親密關係中離開的人)多處於成年階段,
成年人的身體功能良好,自我生活照料不令人擔心,
反倒是心理因素容易讓人負向標簽。怎麼說呢?
「組織家庭為人最終的目標」絕大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被灌輸這樣的概念,如以此立基點來看,
獨居者像是游離份子,只能作為暫時且盡可能避免的狀態,幾近無存在的價值。
然而,換個角度來想,汲汲營營於關係中的人們,往往也錯失與自己相處的珍貴價值。
保有自我的完整性擁有著許多好處,像是衝刺事業的無後顧之憂(這點特別為女性所奢求),或是不因擔心獨居而太快跳入一段不適合自己的關係中,耗費精力在關係中拉扯。
這是舊有循規蹈矩價值觀裡,所難以想像的自由選擇(或稱為過於自私、任性的選擇)。
我個人猜測也可能是社會穩定的原因,
有別於過去動盪不安的戰爭時期,家庭為保有人類生存機會的最佳途徑,
家庭成員可信度超越陌生人,彼此手拉手交錯為更有力的群體。
而現在穩定的經濟、社會條件,人們可以在安定自己的警覺中鬆一口氣,
放開家庭成員牽起的手,內化為心理上的依附,
實際上探索更廣大的世界,將更多的自我面貌解放出來,也在關係中多些彈性選擇。

在獨居與獨處的關聯上,
Winnicott的論點是必然需要說明,獨處能力是維持關係品質的基礎。
也就是說,擁有獨處(獨居)的能力,
確保自己在關係的這一端足夠穩固,才能提升與他人保有健康關係連結的機會。

書中還有很多細節,我可能一閃而過,
挑選著我感興趣,或與我研究有關的篇幅,
想了解更多的人歡迎自行閱讀了喔。


忘了說明書的副標題,
「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意指獨居是一種選擇,非不健康的生活形態。
我想副標題是堅持看完本書的很大動力!
展開
user-img
3.0
|
2013/12/12
本書主要是社會學研究成果
主要針對美國大城市,後面也有章節說明瑞典情況
但對於獨居產生的問題,全世界都還沒有解決方案

獨居可能來自剛出社會的青年、邊緣人、離婚人士以及喪偶的老人
要同時兼顧這些族群並不容易
這些族群要混為一談也不是正確的做法
但不容否認,隨著城市化與兩性平權
人們越來越有能力一個人生活,
社會也需要對於這些族群有更多的支持與調整

102年資料,美國是離婚率最高的國家,瑞典其次,台灣第三
在可見的未來,台灣人一個人到老的機率越來越高
接受更多元的家庭類型與老年照護
是未來的挑戰
展開
user-img
5.0
|
2013/11/15
作者還真的是超認真,從獨居如何崛起、城市的生活,甚至同性戀聚集等一一爬梳歷史,然後加入有關婚姻議題、獨居的能力列舉,以及更有價值的:獨居的社會與設計。以這個議題出發,並佐以數據,讀者突然發現這並非只是一種暫時性的選擇(比如結婚前),這很可能是一生中某個階段會需要面對的「擺渡」(借用了黃明堅老師更久以前的形容詞),不見得每個人都會遇到,但是遇到的機會逐年增加。既然如此,寧能不學習乎?

獨居的人要學習:從做菜開始學習照顧自己,學習有自信,瞭解安全感不一定來自婚姻或伴侶、學習如何一個人待在家裡也要學習享受一個人出門、學習面對可能的壓力與歧視(還好我都沒遇過這種鳥事)、學習投資自己。(相信天龍國的台北女性之中已有許多人擁有這些能力算是一種天龍國的迷思嗎?)

可是真的要思考的其實都不是這些事情,而是老了卻獨居的可能——到時會需要什麼?網路(但還耳聰目明嗎)?、寵物(照顧得動嗎)?家用機器人(負擔得起嗎)?多大的房間、裡面有什麼設施(負擔得起嗎)?合宜又節能的住宅(裡面應該有什麼)?瑞典的獨居社區、獨居住宅有什麼值得效法的?

說到底,年輕的獨居談不上什麼壓力,或許有人是會寂寞,寂寞很貴,但是寂寞可以克服,且獨居者最值得憂心的是社交過度擴張,根本不是寂寞問題(同感)。只有到了行為能力漸漸葬失後,獨居才會成為問題。一個人住,我可以。我老了,才是問題。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