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孟子(上/下卷)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540
4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10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15/02/18
p.146頁:
孟子不只好辯,這章還呈現了滑頭的一面。
「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這四句話是孟子引告子之言,但孟子並未詮釋告子這四句話的真義,而是滑頭地利用這四句話來立自己之說,還倒打告子一耙。
從這四句話可看出,告子的不動心和北宮黝、孟施舍不同,北宮黝和孟施舍以養勇之道來求不動心。告子的不動心之道是以知言、養氣二個觀念來求得不動心:第一個觀念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第二個觀念是不得於心,勿求於氣。
論語最後一篇堯曰篇的最後一章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不得於言,即不知言,不知言便不能知人,而言為心聲,告子之意不動心先得言再求心;論語啷見鄉黨篇的「屏氣似不息者」,用了一個「氣」字,這個氣是呼吸的意思,易經才重視氣,如乾卦初九象曰「陽氣潛藏」,告子似乎是較早重視氣,並把氣和心併談的賢者。告子所說的「不得於心,勿求於氣」,是認為不動心之要,必先養氣,若不得心,即勿求氣,因為氣會反動其心。
告子的不動心四句話並沒有錯,但孟子卻以己意評斷告子,並告訴公孫丑:「不得於心,忽求於氣,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可與不可是孟子的個人知見,但看孟子書,很容易就接受孟子主觀意見,對告子的心性之學失去客觀公正的評價。其實孟子以下所言,可說是以告子為師,接著告子往下講。
----------------------------------------------------------------------------------------------------------------------------------------------------------------------------------------------------------
許仁圖先生在此段產生二個問題:
一、許仁圖先生說:「不得於言,即不知言,不知言便不能知人,而言為心聲,告子之意不動心先得言再求心。」
所謂「不得於言,即不知言…」,應是許先生個人的看法。
假如「不得於言」是「知言」的話,何需用「得」字呢?孟子後面也有「我知言,我善養浩然之氣」。接著,許先生又走得很遠,說「不知言便不能知人」,將「不得於言」演變為「不能知人」。那麼,『不能知人,「勿求於心」』這句話又怎解釋呢?
許先生又說:「言為心聲,告子之意不動心先得言再求心。」意思似乎是:言為「心聲」。所以先得到「心聲」才能「求」於心?(所以,能知人,再求心?但這又是什麼意思呢?一方面說「知言」是「能知人」,一方面又說「言」是「心聲」?到底是哪一個呢?)
這「心聲」又是指誰的心聲呢?「求」字又是何義?
二、「告子似乎是較早重視氣,並把氣和心併談的賢者。」
這麼判斷,許先生卻沒做任何解釋。
黃帝內經素問:「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可見「氣」的概念,是古人既有的。況且孟子「公孫丑」本篇,都是孟子在談心、氣,如果孟子不重視心、氣,又如何侃侃而談呢?
譚家哲先生「孟子平解」的解釋,就比較合理:p.125~126
告子…是說,若我們對他人之所說無法分辨其對錯是非,因而無法判定對方之真偽時,此時,我們是不應再強求心必須知其是非對錯的。這樣始不致陷於錯誤與偽。這樣的意見,幾近常識,亦多為哲學家所曾言。(笛卡兒)
…但告子這樣的「不動心」,雖然必然保有心之不錯誤,然始終只是消極的。
……孟子…意思是:若心真有所不得(有所不知)而不妄作為是正確的話,那麼,若遇有所不知而不致力於求其知,這對心之作為應分辨真偽之能力言,始終是不正確態度。雖然不因一事而偽,但長遠來看,本身其實已陷心於偽了,如此之心始終是虛假的。這樣的「不動心」故非真實的「不動心」,心非由有所真知而獨立不動故。……心應是極主動求其自身及使其自身真實的。

譚先先將「得」字釋為動詞「能夠」,並解讀為:「若我們對他人之所說無法分辨其對錯是非,因而無法判定對方之真偽時,此時,我們是不應再強求心必須知其是非對錯的。」
我個人則按盡心篇「求!則得之;舍!則失之。」解。得:乃動詞「獲取」之意。所以告子該句:「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解釋為:
沒有從外得到可供學習運用的好言論,就不(探)求於心靈;沒有從心靈獲得認可的理據,就不(要)求於氣(行動)。
雖然與譚先生的解釋有所不同,但概念相同:心為主。
告子:言--->心--->氣;由「外」而內
孟子:心--->氣;心--->言;心是主帥:判斷言論由心;培養浩然之氣由心
--------------------------------------------------------------------------------------------------------------------------------------------------------------------------------------------------------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孟子既然說「不得於心,勿求之於氣可」,所以先說養氣部分。……
………雖然,孟子說「夫志,氣之帥也」,志是氣之主帥(帥當「主」字解),但志並非高氣一等,所以緊接著說「氣,體之充也」。就天地而言,氣充塞天地兩間,就人而言,人之四體所充盈的無非是氣,王夫之說:「蓋氣者,吾身之與天下相接者也」,人活著就是為了爭一口氣,怎能說志高於氣,志固然是氣之主,但氣是體之充,無氣何有志,後人故而志、氣合詞,有志氣才能弘揚人能。
同樣的,「夫志至焉,氣次焉」,古文的次固然有排序之解,但古字的「次」也可解成「至」字。「夫志至焉,氣次焉」即乾坤彖曰,乾卦是「大哉」,坤卦是「至哉」,至哉即至其大,志至氣亦至,所以既能「持其志」,也能「無暴其氣」。持即守。暴即亂。能夠守志、氣不亂,才能達至不動心的境界。
---------------------------------------------------------------------------------------------------------------------------------------------------------------------------------------------------------
許先生在此自己說:「人活著就為了爭一口氣,怎能說志高於氣…。」
但孟子是這樣說的:「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至:動詞:到達﹑來到。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次:動詞:在前項之後。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孫子˙謀攻:「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志,氣之帥也:將帥下令,聽令者從之。應是比較正確的解釋。
這樣,就無所謂高不高的問題,而是運用的理則。
---------------------------------------------------------------------------------------------------------------------------------------------------------------------------------------------------------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
曰:「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孟子在此章的說文用詞,不只容易誤解,連當場聽他立說的弟子公孫丑也聽不懂,所以又問一次。
「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壹,專一不貳,即為志壹;守其氣能專一不貳,是為氣壹。「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就是志、氣互相影響、互為動靜。所以,「氣次焉」不能解讀氣為志之次一等,而是志至,氣亦隨之而至。蹶音ㄐㄩㄝˊ,傾跌。趨,向前急走。「蹶者趨者,是氣也」,因趨走而傾跌是氣的作用。反動於心,反者,道之動。氣動則心動,所以說反動其心。
---------------------------------------------------------------------------------------------------------------------------------------------------------------------------------------------------------
許先生認為容易誤解!應當是許先生沒看懂公孫丑想問的道理在哪兒: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
公孫丑想問的是,既然「志」為「帥」,「氣」聽令之,又怎還須要再「持志」以免「暴其氣」呢?
可見許先生批評得太快了。
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是:指示形容詞:這。如:「是人」、「是日」。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
蹶:動詞:快跑、快走。國語˙越語下:「臣聞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趨之,唯恐弗及。」
趨:動詞:快步走、趕著向前走。如:「趨前」、「疾趨而過」。孟子˙公孫丑上:「其子趨而往視之。」文選˙陶淵明˙雜詩二首之二:「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雖然這個部分解釋大多不會偏離要「主動持守」不可「受動」而「被動」之意。但將「蹶」字釋為「跌倒」就不通了。應當將「蹶」字釋為:快跑。
「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這意思應該是:當前,快跑、快步走,這樣子的氣(趕快),反而使動心志(反令心也跟著急了;有反客為主的可能性)。
所以,要時時自省內心是否「持守住」。止於至善。

結論:許仁圖先生乃毓老之弟子,從許先生對孟子的解釋方式,可窺見奉元書院教學的活潑及廣度。然而有時走得太遠了!對於孟子個人做了過多的「心理學」描述;不少文義解釋雖然讀起來通暢易懂,但不免偏向個人主觀見解。
即便如此,本書由於其思路之活潑及眼光之不狹隘,對讀者仍是有益。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