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者(奈斯博作品集7)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342
5 /5
4位讀者評分
5
75%
4
25%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1/01/07
劇透警告
這本很厲害幾乎跟《知更鳥的賭注》有得比,而且我那時剛好是在聖誕夜選到這本書看,很應景啊XD 雖然視角場景切換非常快速,兇手一開始就出現但都是已「他」稱呼,習慣這寫法後不會覺得很亂反而懸疑感更加深,最後的結局也很讓人意外。不過這集哈利又失去一個夥伴真的讓人蠻難過的。
展開
user-img
5.0
|
2015/01/30
在這冷冽的季節,絕望的人們步行在街道上,沒有人想要獲得生命的救贖,只渴求能獲得他人的施捨,解渴自己對於藥物的癮頭,然而有人闖入這冷冽的安寧季節,他帶來的不是火柴般一閃即逝的火光,而是槍管下電光火石般的制裁。

起初,時間軸回到過去,視角以充滿青澀的少女說起,虔誠但花樣年華的他遭到他人侵犯,是誰下的手?而女孩是死是活也沒說清,只能帶著迷惑著自我的疑點開始閱讀。

我想書中極具特色的算是用多方視角來闡述案件,一方面感受警探們追查此案的壓力,另一方面看兇手執行時的冷靜,全程看著案件的發生、看著他人追查此案的所有線索。謎團就在自己面前成形,諷刺的事是兇手就在自己的面前,這本犯罪驚悚小說不是單純只給於案件背後的真相,還要動腦揣測兇手的一舉一動、各個想法。這次,閱讀的人們扮演的是亦正亦邪的角色,而不只是陷入迷霧中、尋求真相與正義的好人。

藉由黑白雙方的想法、感受,也慢慢帶出在這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地區,人們對於墮落是多麼釋懷,書中也慢慢帶出社會各個黑暗面,選擇墮落的人們、所謂的和藹可能只是偽善所需的把戲。

在試讀部份,起頭有段貨櫃自殺案作為插曲,兇手說了句話:「既然上帝不做祂的工作,那麼就得有人幫祂做。」

這句自白是多麼地一針見血。人們遵從上帝,希望上帝實施神蹟、制裁他人的罪過,懲罰自甘墮落的人們,但這是不可能的事,自己捫心自問,上帝最多能給予的只有方向,而人們所追尋的救贖說不定就在盡頭,但沒有人能扮演上帝,因為那既可笑也不切實際。
展開
user-img
4.0
|
2014/08/14
《救贖者》的謀殺案就像是令人費解的摩斯密碼,每個人都在傳遞著只有自己瞭解的資訊,期待著有人可以破解它,它不僅是歷史情傷,更多的是男女交往多角關係帶來的情傷,像是在救世軍服務的尤恩就與相識的女孩及工作上認識的人妻牽扯不斷,也為他後來受到殺手槍擊事件埋下伏筆,至於哈利在書中難得成為個旁觀者,不再與被害人有著關係密切的情感因素,讓他得以清醒的姿態去看待每件謀殺案背後的真相,只是對於他來說與前女友的分手仍給他的生命帶來影響,雖然他已經加入匿名戒酒會、揪出警界害蟲王子,還是無法讓他的生活回來正常軌道。

這次哈利獲得了暫時的救贖,他加入匿名戒酒會,透過傾聽和省思去壓抑自己想要酗酒的欲望,同時他也在尋找可以遺忘前女友蘿凱的事物,只是身為警探,他要面臨的兇殺案太多了,多讓他的腦子裡只能緊釘著犯罪真相的追尋以及更多的道德掙扎,因為在奧斯陸這片土地之上,毒品槍枝的氾濫和無所不在的犯罪行為都讓身為警探的他感到挫敗,像書中哈利遇到要向他購買毒品的婦人,他告知她,他有權可以逮捕她,因為她並沒有在特定廣場購買,結果婦人回應他說:「因為我兒子在那裡。」

對於警探的要求,從來就不該是完美無缺的存在,像哈利這名有著嚴重的酗酒習慣的警探,向來都是追隨自己的直覺而行動,他為自己的行為感受羞恥的同時也在承受著自己行為錯誤帶來的壓力,而這次他面臨的是獨自一人破案的困境,因為支持他的上司離職,警局人員受到王子案件影響都下意識地孤立他,儘管他的確是立下抓出警界的違法走私軍火的功勞,可還是無法在警局裡建立屬於自己的權威,或許這也與他長期酗酒、不善與同事打好人際關係有關,但這也因為如此,才讓他獨行俠的警探形象深植人心,吸引人想要繼續閱讀以他為主角的犯罪小說。
展開
user-img
5.0
|
2014/07/19
挪威作家尤.奈斯博是我個人最喜愛的警探推理小說作家,請看清楚是「最喜愛」,並沒有「之一」,比起當代其他警探推理作家,尤.奈斯博的作品對我而言具有毫無懸念的地位,除了精彩以外,他的作品沒有參差不齊的缺點。


北歐推理小說已經成為台灣推理書壇的主流,早已無需我多做贅述,這股北歐推理風之所以會風靡全球,因素相當多,除了角色的設定以外,和北歐作品偏重個人精神疾病與社會寫實有關,北歐的氣候相當陰冷,到了冬天,白晝只有四、五個小時,一年到頭難得接觸幾天陽光,如此惡劣的環境容易讓長住在此的人感到沮喪憂鬱,所以北歐人罹患精神疾病的比率遠高於其他地區,以致於精神病因素在北歐的推理小說中具有重要的戲劇地位。

本書是尤.奈斯博第六本作品(2005年完成),若以引進繁體中文版的順序來算,本書是在台灣問世的第七本作品,尤.奈斯博的作品目前一共有11本,其中十本是以哈利警探為主角的系列,只有一本《獵頭遊戲》是獨立系列(11本當中也只有這本屬於比較失敗的作品),本書《救贖者》是他的作品當中最暢銷的一本。


若要以我個人喜愛度來對尤.奈斯博已經引進台灣的七本的作品排個順序的話,好看程度依序是


1、《知更鳥的賭注》5顆星

2、《救贖者》5顆星
3、《獵豹》5顆星

4、《雪人》5顆星
5、《魔鬼的法則》5顆星

6、《復仇女神的逞罰》3顆星
7、《獵頭遊戲》2顆星



如果讀者尚未接觸尤.奈斯博的哈利警探系列的推理世界,可以從這些順序依序閱讀。請放心的是,每本書的故事彼此獨立,沒有上下承接前因後果的關係,閱讀任何一本都不會因為獨立閱讀而有遺漏感。

尤.奈斯博的推理作品中最讓我喜愛的是具有很深的歷史觀和國際觀,譬如《知更鳥的賭注》提到二戰期間挪威政府與軍人加入德國納粹陣營的歷史,譬如本書《救贖者》以1996年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遭到塞爾維亞軍隊圍城屠殺的歷史,當成故事的起因。譬如《魔鬼的法則》提到西非獅子山的血鑽石。譬如《獵豹》故事中主角哈利跑到香港的重慶大樓去自我放逐,到剛果去緝凶。《復仇女神的逞罰》中的銀行交易圈子的鋪陳。所以讀者永遠都不知道哈利在下一本書又要跑到什麼地方去辦案,不知道尤.奈斯博又要把哪一個歷史重要事件帶進故事的前因後果當中。

本書《救贖者》採取推理小說很少用的手法,讓兇手與警探同時進行犯案與偵查,而非常見的「抽絲剝繭事後偵查」手法,這種方式讓讀者具有參與感,一方面讓讀者知道兇手犯案的過程、手法和時間,一方面讓讀者參與警探的查案,如此一來增加了閱讀的緊迫性,這種讓讀者處於「全知」的角色,對作者是種創作上的挑戰,作者無法用含糊或事後諸葛的方式來搪塞,也不能只用「腦袋和嘴巴」來辦案,作者必須加入許多動感的「現在進行式」的故事線條來讓整個故事立體化,換句話說,讓主角介入兇殺案,而非過去完成式的推理猜測。

讓主角也介入兇殺案,主角與兇嫌的鬥智就有趣多了,既然和辦案警探哈利介入兇殺案,於是就產生了警察到底能不能扮演「最終救贖者」的角色,警探的目的是防止兇殺案?還是增加審判的功能讓該遭受逞罰的人接受其宿命呢?

本書的兇手來自波士尼亞,受僱來挪威奧斯陸殺人,但陰錯陽差殺錯了人加上奧斯陸下大雪以至於國際機場關閉而無法逃回波士尼亞,也因此淪落街頭形成而掉入哈利警探甕中捉鱉的囚徒困境,一方面想要擺脫警探的追捕,二方面連兇手都得進行推理來尋找他的真正目標,也就是說警探與兇手雙雙進入所謂的推理世界,這也是其他作品中罕見的巧思。

既然書名取為「救贖者」,救贖自然成為故事所呈現出來的意義所在,什麼是救贖?很少人會去仔細思考救贖的含意,救贖所要拯救的主要是自己而非他人,要尋求的並非寬恕,而是引領自己走出內心陰暗罪惡無助徬徨,主角哈利與波士尼亞兩個正反面主角,一個是要尋求陷入人生困境的救贖,一個則是要尋求戰爭所帶來殺戮罪惡的救贖。除了主角以外,本書所有的角色似乎都陷入難以自拔的內心陰影,有的是面對強大父親所產生的自卑陰影,有人是無法走出不正當性愛的陰影,有人是無法走出毒品的陰影,有人無法走出工作失利的陰影。自我救贖並非一定是正面手法,有人用不斷地犯罪用更大的陰影來遮掩自己的罪行,整本書的犯罪與偵查過程其實正是一群人用不同方式各自尋求自我解脫的救贖過程。

更重要的是,執法者哈利面對官僚與司法的無力感,他到底如何尋求對正義的詮釋,司法力有未逮之處又該如何尋求救贖,哈利在本書的故事中,他終於跨越了警察的最後一道線,用孤俠的道德標準去面對兇徒,正如本書的宣傳文案:「既然上帝不行其職,就得有人幫祂!」


撇開故事的深層意義,就哈利警探這個角色的描述而言,透過一本又一本的作品,哈利霍勒的個性思想人格已經在讀者心中漸漸立體化,不按牌理出牌的辦案手法,難以對他人打開心防的冷淡外表,為追求正義卻不惜犧牲個人榮辱的行事作風,在本書的故事中更是一覽無疑,也會讓讀者對哈利這個角色深深著迷,畢竟哈利所代表的正是多數人心嚮往之的孤俠世界。

尤.奈斯博講故事的技巧越來越成熟,充分發揮雙線故事之間交替的懸疑感和期待感,每當故事有了些許突破或到了關鍵時刻,便會切換到另一條路線故事上頭,每個關鍵時刻都會很清楚地交待角色的心理轉折,用很現實冷酷的方式描繪角色的心理,一針見血地把人心深處不欲人知的想法挖掘出來,讀著讀著彷彿有個厲害的心理醫生剖析出自己的心理,雖然是分析兇嫌,但讀者也能很投入地身歷其境地被分析一番。

回到故事本身,案情本身捲出許多錯綜複雜的涉案相關人等,有人為錢,有人為名,有人只想麻痺自己,有人的動機是為了掩飾自己惡行,雖然並非所有相關人等都涉嫌殺人,但每個人似乎都在這場殺戮亂局中犯下程度不一的罪行,然而在司法與警察無法伸張所有正義的當下,孤俠性格的哈利警探如何偵辦如何破案?這也是本書另一個精彩之處。

尤.奈斯博的筆調維持一貫的冷峻,他不會去刻意埋下伏筆來故意愚弄讀者,更不會走日本本格推理偏鋒一昧追求辦案科技或故佈疑陣,他重視所有角色的心理、成長、失落與精神分析,連跑龍套的小角色或環境細節都不厭其煩地去描述,但他會很巧妙的利用不重要的龍套角色的行為、話語或心理去呼應整個故事,這正是我之所以懾服在尤.奈斯博的文字世界的重要因素;譬如本書不厭其煩地不斷描述奧斯陸低溫惡劣的冬天的細節,進而來襯托故事的嚴峻氣氛,以及鋪陳出犯罪者與查案者的冷峻險境。

至於故事的曲折離奇、緊湊刺激、拍案叫絕的結局、引人入勝的辦案、正邪之間的鬥智、人性轉折之描繪、推理過程的細節、辦案夥伴的互動、愛情……這些對於尤.奈斯博的作品,都只是基本配備而已。


哈利警探系列至今(2014年)一共有十本,繁體中文版已經出版其中六本,讓我期待的其它四本,出版商漫遊者文化也訂出了繁體中文版的出版日(希望能如期出版,能提早當然更好),依序是:
《幽靈》(暫名,預計2015第一季出版)

《警察》(暫名,預計2015第三季出版)

《蝙蝠人》(預計2015年底出版)

《蟑螂》(預計2016出版)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