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西藏逆旅

中文書
旅遊
9折$ 288
3.5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10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5
|
2021/11/12
第一眼就想到轉山這一本書,同樣是單車行,同樣旅行日誌。同樣的區域,西藏,不管是長度,高度,旅遊的方便性等都是艱鉅的任務,絕美的風光吸引很多無法到達的人們,只能透過日記,旅遊節目或是照片等過乾癮。

作者一方面有原住民血統,可能對於高山峻嶺的喜好,高於常人。另一方面也鍾情於山林,具有多次登山經驗,也有登山嚮導相關工作經驗,在高海拔地區的適應上,也比較一般人更好,兼具兩者之長,加上作者本身的個性較為疏懶,對於常規比較有寬鬆的解釋。在此之下,自然更有冒險精神,即便大陸當局對於外國人前往西藏這個區域,特別是邊遠區域,限制頗多,在作者筆下,似乎四兩撥千斤就完成,其中緊張刺激與心情忐恪不安幾乎都化解於無形。當然實際上過程上的艱苦,也是略有交代,例如誇張的一公升鼻血。及其他各種旅遊不便不斷發生。

相比於轉山,作者與驢友的互動更多,驢友是大陸對於戶外活動的自主旅遊者,比背包客更勇於擁抱戶外活動,通常是單車旅遊者,因為旅遊節目及公路的開通,更多驢友前往西藏更多,一路上大伙互相幫忙,交換資訊,旅遊經歷,互相激勵等,在文中不同段落多有涉獵。

由四川到西藏,太多的險路,作者即便說了一兩段故事,也是舉例,每段路都有不同的特色,單車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管怎麼喜歡的風景,看久了一定會膩,不管如何辛苦的景觀,必須用自己的身體走過,無法逃過。

大陸因為地大,發展往往掛一漏萬,所以類似臺灣的BOT的型態,各種建設往往附帶有地區收費的交換,這種時候,逃票成為驢友們必做的事之一,因為收費越來越高,年年高漲,沒有理由,風景不值得高價進入,同時該地居民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回饋,內神通外鬼,更多居民於風景區外結合驢友一起逃票,構成道德有損,實際上天天發生的事。

因為是邊陲地帶,各種特別故事更多,例如攔路打劫。原因和開發一樣有關,有人得到開發的利益,自然有人希望分一杯羹,過路費的現在版,不斷在西藏驢友間流傳,作者也遇到,和其他朋友聯手跑,有人過有人跑,有人逃。

連帶於開發的故事,作者的態度看起來是兩難,居民覺得需要所謂的開發,就像當地的書記說的好,你以為本地的住戶為何沒有改建,是我們不斷的一再勸說他們,要維護傳統文化,但是這個舊房舍多難維修,每天都是補東補西,如果沒有旅客不斷得來,希望有更多的資源,交通好,飲食,房舍等,這些都是要開發,沒有了需求,至少改建的需求沒有這個高。

拉薩,一定要經過的地點,一定要朝聖的點,雖然各各廟宇不希望更多遊客,為了以價制量,必須收費,總有人要逃票,裝藏民,偷偷照相等各項違反規定的事,屢屢發生,不要以為只有陸客在國外違規,例如在博物館內公開拍照,連臺灣人都會為了炫耀,故意跳票,照相等各種活動,真正尊重文化,就請按照原住民的風俗一體奉行,不要一方面希望不要發展,一方面又炫耀行文化觀光,矛盾行為不斷發生。

前藏,走到後藏,又走到接近邊界。135天 3525公里 每天都在說大陸限制很多,美景不讓外國人去,所以偷偷走,每次到一個關卡就要開始想法混過,是自己的不守法找理由,或是他人的手下留情。這些人可以自己走走看釣魚台,看看日本是怎麼反應,是有實力或是自己違法?當然文字中稍許的得意,走了這麼遠,看了這麼多地方。違法或自己就是破壞傳統文化的幫手?旅遊的目的是了解或破壞也可以討論?單純只是因為風景美或是對自己的行為給個說法?漢藏對立在這個土地發生,自己也有份,也因為作者後期刻意遠離群眾,獨行,自我半省思的結果,我們可以對自己的旅行不斷與土地,人民,他者交互辯證,旅行是完成自己卻建立於對他文化的踐踏?每聽說一個美景都要親身嘗試才算,人生自我挑戰的意義與界現在那?才是本書最大的自我反問?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