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流通券-戰後區域性的貨幣措施(1945-1948)[軟精裝]

中文書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95折$ 285
3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0%
3
10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0
|
2015/03/12
  俗話中的「作繭自縛」,指的是把自己綁手綁腳害自己不方便,不過一般人常常忽略了「作繭」本來的用意是為了自我保護。在現實歷史事件中,國民政府於戰後在東北發行的「東北流通券」正是這句成語的最佳範例。
  918事件之後,日本勢力大量進入東北,為了加速統合東北各地資源,日本協助滿州國建立「滿州銀行」,開始發行「滿銀券」。費時數年後,日本成功把東北原本多達數十種的零散貨幣整合,讓中國東北成為獨立於中國的重要經濟體,也連帶影響中國華北出現類似的經濟圈。
  1945年日本投降,而東北有聲有色的經濟建設讓國民政府相當珍視,因此在戰爭剛結束就請出曾經擔任過交通部長,同時也是江浙財閥重要人物的張嘉璈(公權)出面主持新成立的「東北行營」的財政事務。
  利用在國外考察的經驗,張嘉璈規劃了一種新的貨幣-東北流通券,一方面用來取代流通多時的滿銀券,以做為國民政府主權行使的象徵,同時也可抑制嚴重通膨的法幣流入經濟相對富庶的東北。
  可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在政治上,中共與蘇聯對於東北的侵奪完全打亂了流通券的準備金作業,隨之而來的國民政府大部隊也急需用錢。不得已之下,東流通券只好默默的違背最初的發行原則,逐次加印鈔票。
  曙光一度乍現,1947年蘇聯軍逐漸撤退,國軍漸漸穩定南滿局勢,流通券開始滲入各地,國民政府當局也開始回收蘇軍佔領時的蘇軍票以及代用法幣,東北的經濟看似即將穩定,可是這時國府金融團隊也才確認作為流通券準備金所需的東北工廠機具早已被蘇聯軍與中共瓜分殆盡。
  1948年東北戰局急轉直下,國軍軍事屢次出現重大失利,東北行營只能繼續增鈔應對,甚至鼓勵民眾移往華北,這讓流通券開始失控,東北民眾財富急速縮水;而流通法幣的華北地區卻落井下石的開始反抵制通券入關,讓局勢更為失控。
  在此關建,張嘉璈被蔣中正任命主掌中央銀行而離開東北,在後繼不專業的財經政策干預下,東北的經濟開始完全失控,反而讓中共的貨幣開始逐漸成為主流,最後東北的貨幣統一了,但國民政府也失去了東北。
  以上是本書的基本立論,其實不難在此看出,這是一場國府、中共與蘇聯雙方角力的貨幣戰爭,其實是相當不錯的一個經濟題材。為了讓冷冰的經濟數字更有人味,作者也盡力蒐羅了很多報紙,企圖重建當時的華北、東北經濟相貌,這是相當值得鼓勵的巨大工程。
  但本書最可惜的地方也在此,這是一本經濟史的書,但是論述缺乏明確經濟架構,這讓讀者在企圖理解三方角逐的一些動作時會略覺吃力;同時大量使用報紙資料是很好,可是經歷過這幾年台灣媒體的洗禮,想必大家應該多少注意到媒體立場對於讀者的強大影響力,這點讓本書的內容呈現有點類似臉書被特定立場人士洗版的感覺。
  更可惜的部分是在評論。在經濟金融的場合,除了數據解讀,筆者以為更重要的一個能力是掌握趨勢。就書中的資料看來,國民政府官員在處理東北金融議題時幾乎完全處於被動,沒有遠見,但是書中不見作者的思考,只有以「時局如此」一類的解釋帶過,這不是典型的「散戶心態」嗎?金融、歷史的結合,應該是一個人「洞察力」發揮的好場所,可惜了這些豐富的流通券相關資料。
  不過至少,流通券是如何的砸了國民政府自己的腳,這點到是本書還是具有可看性的地方,還是推薦給對經濟史有興趣的各位。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