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廢品(十周年紀念新版)

中文書
文學小說
79折$ 300
4.5 /5
4位讀者評分
5
50%
4
5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0/03/14
劇透警告
在《光天化日》、《等待》之後,《戰廢品》是我讀哈金的第三部作品。和前面兩部作品相較,《戰廢品》的視角更為特殊而宏觀,哈金以一位「非典型」的主角──俞元,帶領讀者去看待夾處於美中朝鮮、共產黨與國民黨、知識分子與一般大眾,甚至是個體與群體之間的複雜角力,疑惑質問著隱藏於戰爭與國家底層種種關於人性、理想與價值的深層辯證。

之所以說俞元是「非典型」的主角,原因在於他的特殊身分與能力,讓他有機會面對並深入到各方的組織內部,也讓他能以獨立於各方組織的思考,去質疑、澄清許多在組織內看不清楚的全貌。俞元出身國民黨的黃埔軍校系統,卻在中共統治大陸之後,被派至朝鮮半島加入人民志願軍作戰;他雖身為中國人,流利的英語能力卻也讓他得以看到更多一般中國戰俘接觸不到的資訊與思想衝擊。在書中,俞元不只一次地陳述自身無法被任何團體接納的「孤獨」,然而,也正是這樣的「孤獨」,讓他得以站在「客觀」的角度,去質疑每一個群體意識型態背後的荒謬。

就此書的主題而言,對於國家與戰爭當然有所控訴,但並非以說教的立場,而是呈現許多的細節,讓讀者與書中的戰俘站在一塊,感受他們所遭遇到的巨大衝擊與生活現實的沉重。哈金對於許多戰俘生活實境的描寫相當仔細,有時甚至到了繁瑣的程度,例如:鉅細靡遺地描述戰俘們如何在物資缺乏的環境中製作樂器、籌畫戲劇表演。然而,正是這些不厭其煩的描寫,讓讀者真正能對於戰俘的生存境遇感同身受,也正是這些真實的描述,讓書中的戰俘們有了生命的真實感。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面對沉重的生活,他們有著真實的求生本能與渴望。這種對於真實的「人」的描寫,讓書中的戰俘有了真實的面貌,儘管,在戰爭中,他們只是一個符號;在國家眼中,他們只是談判的棋子。

此外,哈金在書中有許多的篇幅書寫「人內心的思考」。無論是主角俞元,還是共產黨、親國民黨的戰俘們在面對抉擇時的思索,抑或是美國軍人、朝鮮軍人的心聲。因為思考,人的面貌才能真實立體起來。這種寫作方式,讓被掩蓋於戰爭底下的人性,更加真實而引人深思。

小說的最後,作者寫道:「可不要把這部回憶錄看成『我們的故事』。在我內心深處,我從來就不是他們中的一個。我只是寫下了自己的經身經歷。」表面上看來,俞元仍然表達著自己思想的獨立與始終一貫的孤獨感,但從另一層面來看,每一位戰俘的生命都是獨特的,各有各自生命的經歷與價值,無法將個體化約為群體而進行陳述。正如在小說中所提到的,在戰爭中,有血有肉的人都化約為抽象的數字。俞元的經歷,是他個人的生命真實經歷,但並非簡單能看作是這場戰爭中的共同面貌,在戰爭中,有各式各樣的苦難,也許,我們通過俞元的觀點,只不過是看到這巨大苦難中的一個片斷罷了。

哈金在小說中還寫道:「誰能承受戰爭的分量?對目擊者來說,是要讓真相公諸於眾,但我們得記住,大多數受難者是發不出自己的聲音的,為他們的經歷作證,是肯定不適當的。」我們通過俞元的自述,也許只看到某部分的真相,真正的歷史,肯定是更為巨大,且令人難以承受的。
展開
user-img
4.0
|
2015/07/13
讀了哈金兩部作品,發現他總是綿密細膩地講述一個侷限的事件,所以有時會覺得小說缺乏剪裁,稍嫌囉嗦了點。但不得不承認,有些印象還真得透過這樣滔滔不絕的方式來深植腦海。本書透過韓戰的「戰廢品」視角,將國共的意識鬥爭也延伸到朝鮮半島上,那是一個必須選邊站的年代,在兩方政權的揉捏拉扯中,不論是拉攏與質疑,都抹滅了一個自由人所應享有的思想選擇權,如導讀所言,主人翁俞元宛如魯賓遜,為了自由而漂泊在不受任何人信任的孤獨中。本書的敘事角度也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台灣所揹負的負面形象,即中國人對國民黨政權的恐懼與厭惡,導致台灣也像是一座煉獄,讀了頗為新鮮。可悲的是,認為戰俘是戰廢品的不是敵國或國民黨,恰是自己念茲在茲、拚了性命也想回去的家鄉祖國。這才發現,整個世代的中國人其實沒有任何一邊可以靠,儘管他們的心願就只是想要安家樂業而已。
展開
user-img
5.0
|
2015/04/06
戰廢品(War Trash)--- 嚴正的指控國家所犯下的罪行

哈金為文一向不為母國遮醜,戰廢品道盡了國共鬥爭後人民左右、裡外都不是人的悲慘實況。
一位國民黨培育的黃埔軍官俞元在1949年後投效了共產黨,不過很快的共產黨就把這這叛將送上前線去打韓戰,俞元在1951年的夏天被美軍俘虜,身分又從叛將變成戰俘,在美軍的戰俘營待了二年,差一點就被設計與強迫投入台灣的國民黨,最後他自己選擇回到故鄉中國,但這回又因為戰俘的身分再度受到中國共產黨嚴格的檢討與不信任。
在中國與台灣兩個不同黨派但卻同類型的黨國教育宣傳體系下,個人對國家只有無窮盡的義務,毫無任何權利可言,一片赤誠想要報效國家還得靠運氣,運氣好一點戰死了,故事就任由國共兩黨歌功頌德或是口誅筆伐。萬一運氣不好戰敗被俘,國共兩黨難得在這一點上竟然有共識,那就是你怎麼不乾脆戰死算了?人民在國共兩黨的眼中有時變籌碼,但真正是草芥。
戰廢品毋寧是國家對個人尊嚴最嚴重的踐踏,這是人類社會最巨大、最嚴重的一種霸凌行為,它扭曲了人類的理性能力,讓人們對自身產生懷疑,對夥伴無法信任。
戰廢品嚴正的指控了國家所犯下的罪行。
展開
user-img
4.0
|
2015/02/15
得過數次美國重要文學獎項(如1999國家書卷獎、2000福克那小說獎)的華裔美籍作家哈金(本名金雪飛),在2004年出了一本長篇小說「戰廢品」,原本是英文小說War Trash,2005翻成中文引進 台灣。紐約時報將該書評為2004年度十大好書之一,值得閱讀。哈金的介紹,隨便在網路上找都有,我不贅述,而且我還讀得不夠多。我只針對本書讀後,寫些心得。

「戰廢品」一書主要是描寫韓戰時期,中國共產黨支援的「抗美援朝」時期,一位志願軍在韓戰期間的故事,而且主要是在主角被俘虜後,在戰俘營的故事。故事是虛擬的,但因為哈金本人是東北黑龍江人,離朝鮮近,自己又當過解放軍多年,加上資料蒐集,由他寫起韓戰的故事,十分具有說服力。對於台灣"五年級"以前的人,123自由日的來源,大概還記得是韓戰時眾多"反共義士"起義來歸的社會記憶,剛好有所交集。讀來別有一番滋味,彷彿順著我們社會脈動一起響應過的記憶。

中國是個十足的大國,1949年共產黨建國後關起門來,讓外人摸不著頭緒,反正人多資源也多,似乎可以完全自給自足,否則老毛不會關起門來大搞特稿所謂「土法煉鋼」、「趕英超美」這種鎖國阿Q政策。一九八零末期鄧小平開了門,所謂改革開放以後,即使世界各國投資中國絡繹不絕,中國經濟快速起飛創造奇蹟,中國恐怕還是讓人摸不著頭緒。對中國的看法,尤其是未來發展的預測,仍然是多樣化。但是不管如何經濟發展,我一直覺得中國的變化,仍然只是在經濟面,至於文化層面或是心靈層面,仍未改變。就像台灣自以為是的可以招來日本人長住(long stay),以為我們的經濟環境是富裕了,卻不知離完美的居住環境還有多遠,美的欣賞能力我們有多缺乏,所以鬧出日本來客說埔里不是人住的笑話。暴發富跟精神層次富足的差距,是有可見卻難以估計的距離。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富貴,我們還遠吧。就像職棒開打十七年了,卻連棒球場草皮都養不好,比起高爾夫球場的草皮還不如。一切還在盡量湊和湊和!

會提這些意見,主因是本書的精神就是探討到中國仍然未曾改變的心靈特質─恐懼,對權力擁有者的恐懼。所謂「見大人則藐之」,只是儒生的少數反動,並非傳統主流。擊鼓罵曹的彌衡,不就被曹操以借刀殺人之計,死於他人手裡。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這種強出頭,勇於展現自我特色的勇氣,是少見的。一切都在政治大帽子下生活,自我不容易實現。在中國共產黨體制下的中國人,仍然未能有免除恐懼的自由,尤其言論上的自由,時時都要像宗教狂熱一樣證明自己熱忱的行為,以及對所謂黨的領導的忠誠,這是中國人靈魂的自我禁錮。最近北京冰點雜誌稍有批判精神就遭到點名停刊,就是一例。中國封建傳統的"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思想,這種一方(權力擁有者)高姿態要求,一方(被壓迫者)低姿態委屈的文化思想,明顯表現在「戰廢品」裡。

文中主角俞元,是以第一人稱敘述,在1949年中國共產黨奪權成功時,正在四川的國民黨黃埔軍校念二年級。這樣的成分,在共產黨眼裡,十足是個反革命成分。因此,主角為證明自己的忠貞,韓戰發生時,就自願離鄉參加遠征軍,離開故鄉的老母與女朋友。很快的,俞元所屬部隊幾乎被殲滅,殘餘部隊在韓國山區打游擊幾個月後,終於被美韓聯軍俘虜,送進俘虜營。在中國共產黨眼裡,是不允許被俘這個事情發生的。所以連同主角被俘的所有中國軍人,都知道自己的未來可能都有共產黨無法去除的憎恨與羞辱,因此死忠的共產黨員,想盡辦法在俘虜營裡證明自己的忠貞。

哈金透過其中一些人物的特性,對比了美國軍人、中國戰俘、以及部分北朝鮮戰俘。其中在戰俘營裡,美國軍人除了軍人角色之外,還有其他生命的角色,也就是說,軍人也是人,人的這個價值,不應完全被軍人這個角色所壟斷。作為一個人,還是可以從是否懂棒球來判斷對他的喜好,而非只有忠貞國家與否作為人的價值。人的價值,在所謂國族主義者想法裡,也許不值一哂。所以在聯軍與中國北朝鮮於板門店談判時,聯軍要求歸還戰俘為第一要素,可是中國卻是領土議題優先。也許是清朝末年以來中國被欺負怕了,國土被佔領怕了,所以一切以領土國族為上綱,其他一切皆可忽略。因此,戰俘營裡的一些荒謬卻無奈的不顧人命的事件可以發生。只因卑微無助的人,在巨大的國族陰影底下求生的嗚咽!所以戰爭一結束,戰俘回家後,變成了社會的恥辱,國家的廢品,人性的悲哀!因為他們沒有戰死!

小說裡,哈金以一齣舞台劇的準備,點出了在這種壓力下的創作的缺點,挺有意思!這是一場中國戰俘為明志不想被送去台灣,因而演出舞台劇來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以及對美帝的厭惡。他們熱情的準備所有道具,所有樂器,以及所有歌曲,彷彿是藝術創作高手,但是「他們對藝術的態度是功利主義的,所以才會有這種粗糙,他們的所有創作講求的僅僅是實用,藝術就像是一件武器;每個作品都是為了達到喚醒人們,激發鬥志的目的。這些作品有一種急性的感覺,一種率性的衝動,卻映總是虎頭蛇尾…….他們的作品可能震撼於一時,卻無法每到傳之久遠。」

也許韓戰離我們已遠,但是文中所寫的人物特性,卻又似仍在你我之間,也許就是我,也許就是你。就老美對中國的希望了解,這本小說當然會滿足部份人對中國形象塑造的期望。且不管政治,這是人性探討上的好書,離台灣,不遠!
展開